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这虽然是历史的惯性所致,但包产到户仍然是禁区
——马立诚、凌志军《交锋》
材料二: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但是直到90年代初,改革并没有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
——摘编自顾亚奇等《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材料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四: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 | 由1978年的1400多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1.65万亿美元。 |
对外贸易 | 从1978年到2004年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 |
加入WTO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
——据吴恩远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整理
请回答:
材料 1996~2003年《人民日报》公益广告简表
时间 | 主题 | 内容(关键词) |
1996年 | 中华好风尚 | 爱土地 爱国家 尊师敬老 |
1997年 | 自强创辉煌 | 交通文明 独生子女教育 |
1998年 | 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 | 坦然面对下岗 抗洪赈灾 |
1999年 | 保护母亲河 | 坚持水土保持 绿色希望工程 |
2000年 | 树立好风尚,迈向新挑战 | 振兴国企 热爱自然 创建西部绿谷 |
2001年 | 救助孩子,保护消费者,保护母亲河 | 关注消费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 |
2002年 | 中华环保世纪行 | 善待地球 可持续发展 |
2003年 | 公民道德规范 | 爱心 诚信 奉献 |
——摘编自李雪枫《试论建国以来<人民日报>的广告发展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1996~2003年《人民日报》公益广告”写一则历史
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