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材料三: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材料一:历史上的山东行政图
材料二:据文献记载:
①齐等诸侯在其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的独立性。
②秦代官吏必须经过国家委任才能就职;官吏调任时,不得带随员;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违者要依法治罪。
材料三: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秦“治驰道” “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并且经常动辄几十万人的大规模行动……隋开凿通济渠,沟通黄河淮河水运,到隋炀帝时代,大运河全线建成,对于当时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唐代商运已经相当发达,商人的活跃,促成了特殊的交通现象,商船四方荟萃……宋代是我国海上交通最为繁盛的历史阶段,造船技术总体进步,“车船”“以轮激水,其行如飞”,“万石船”可载钱二十万贯,载米一万二千石……元代国家疆域空前辽阔,邮驿制度和邮驿组织具有重要地位,元代经营的驿路,远远超过偏安东南的宋朝……古代有整套行之有效的交通规则,如唐代《仪制令》规定交通应“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
材料一: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分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元代行省的职权,在元世祖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身军队。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地方废除元旧制——行省制,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别行使原行中书省的行政、军政和司法之权,三司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