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材料一:魏源可能是战后第一位体会到时代已开始在变与西方影响之大的中国学者。??时代在变,古代的天地人物,俱不同于今日,“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岂惟世事,物理有然。”所论激切,多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有“奇书”之称可惜其在中国所发生的影响,远不及在日本,具有莫大的刺激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梁启超说:“我觉得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正像蚕变蛾、蛇蜕壳的时代。变蛾蜕壳,自然是一件极艰难、极苦痛的事,那里能够轻轻松松的做到。心理上还有必变必蜕的觉悟,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艰难苦痛经过了,前途便别是一世。”
材料三: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还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教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摘自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述评》
材料四: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摘自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五:《海国图志》《民报》、孙中山题词《新青年》
请回答:
中国近代史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时间 | 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 |
中国近代史前期 (1840—1919年) | 19世纪40、50年代 | 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
19世纪60—90年代 | 洋务运动 |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
中国近代史后期 (1919—1949年) | 1919—1949年 |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 |
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两个以上信息提炼一个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一 | 《四洲志》《海国图志》 |
二 | 《资政新篇》 |
三 |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
人物 | 评语 |
郭士立 (19 世纪中期德国汉学家) | 全书塞满了对我们自己地图的可悲的模仿品,其世界地图是古老的,好像它们是一千年前画出来的 |
梁启超(维新派人物) | 其书在今日,不过束阁覆瓶之价值,然日本之平象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辈,皆为其书所刺激 |
李少军(当代北大教授) | 通观《海国图志》,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与其说是它作为外部世界历史地理著作的学术价值,还不如说是它通过介绍外部世界状况来提供“制夷”谋略的思想意义和实用特性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