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材料一: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终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家庭出身 | 入仕途径(详细可考) | ||||
皇族 | 郡姓(古代操纵郡邑地方权力的世家大族) | 非郡姓 | 科举 | 门荫(因祖、父辈地位而在入仕方面享受特殊待遇) | 其他 |
5 | 71 | 20 | 69 | 5 | 9 |
①科举制是主要的选官制度 ②寒门小族被排挤打压
③门阀士族控制了人事权 ④世家大族文化素养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