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4N”高中联合体期中联考试卷

美国从1860年到1910年,每一个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收获面积由每年12英亩增加到23英庙。小麦生产增长近3倍,玉米生产增长2.5倍多,棉花增长约4倍。这反映出(    )
A、技术革新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推动力 B、美国具备了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C、美国农业生产逐渐走向了多种经营 D、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工厂制在英国的兴起,是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变革的产物。……近代工厂制的建立,实现了资本和劳动力的集中,实现了劳动分工的加强,实现了生产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由此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生产增长和经济发展。不过,作为工业化社会中涌现出来的新鲜事物,工厂制在兴起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病,如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事故频发、童工现象的普遍化等,这些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改革主义者的极大关注。进入19世纪30年代后,工厂改革运动的兴起以及一系列工厂立法的颁布,逐步消除了早期工厂制的一些弊端,由此推动着工厂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 中国像大多数后发展国家一样以机械化大规模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工厂制度的建立,并不是自发地在传统社会内部完成的,而是在外来因素的作用与冲击下移植产生的。外国资本早期在华设立的近代工业企业,对中国近代工厂制度的建立起了示范性作用。……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引进先进的生产和机器设备,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投资兴办新式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这些新式企业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近代化产业,中国近代的工厂制度也由此而产生。

——摘编自刘佛丁、王玉茹《中国近代工厂制度的产生及其产权运作的特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