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

(1)、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填化学式)。
(2)、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活动:

【查阅文献】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提出假设】

假设1:挥发出的HCl使浑浊变澄清;

假设2:

(3)、【设计实验】为除去CO2中的HCl,小华在上图中甲、乙装置之间增加下图装置,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甲→  →→乙(填字母序号);其中盛放的试剂合理的是(填选项序号)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现象】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CO2 , 沉淀溶解

(4)、【得出结论】由上述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
举一反三
老师演示了“吹气生火”实验,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用导管吹气,脱脂棉燃烧了起来。同学们对该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活动一:脱脂棉燃烧的原因。

【作出猜想】根据燃烧条件分析:①脱脂棉是可燃物;②吹出的气体可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③反应放出热量,满足了温度达到脱脂棉的{#blank#}1{#/blank#}。

【进行实验】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向过氧化钠粉末中不断吹气,观察到过氧化钠粉末由淡黄色逐渐变为白色,在导管口P处放置{#blank#}2{#/blank#},木条复燃,说明试管内生成了氧气。同时还观察到{#blank#}3{#/blank#},说明反应还放出了热量。

【得出结论】吹出的气体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同时反应放出热量,满足了脱脂棉燃烧的条件。

探究活动二:试管内残留白色固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

①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②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作出猜想】猜想1:CO2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2CO3

猜想2:H2O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OH;

猜想3:CO2和H2O均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2CO3和NaOH。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残留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BaCl2)溶液,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固体成分含有{#blank#}4{#/blank#}

②取适量①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铜(CuCl2)溶液

{#blank#}5{#/blank#}

固体成分含有NaOH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能反应,猜想3正确。请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6{#/blank#}。

【拓展延伸】化工厂存有过氧化钠时,一旦失火,不能选用{#blank#}7{#/blank#}(填字母序号)灭火。

A.水                  B.细沙               C.二氧化碳灭火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