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安徽省阜阳市第九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类社会的发展时常会面临许多危机。应对得当,则能化危机为发展的契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二: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19世纪中叶面临的“侵略威胁”的具体体表现是什么?

结合史实归纳这一“威胁”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19世纪中后期“外力冲击”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的事例。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前人类迎战危机时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有益的经验?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在军事、工矿企业等领域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然而它以失败告终。它不过是实践了一场残破的或者说畸形的“技术现代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人不仅引进大量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全面效仿西方教育、经济与政治制度,取得辉煌的成就。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发展的机遇。
材料二: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没有进行有效的理论准备和深入持久的思想启蒙,甚至在资产阶级内部,思想也极不统一,在革命和维新思想上缺乏清醒的认识。同时,维新派远离普通民众,革命派也没有发动广大人民参与到革命运动中,广大农民、工人对维新思想和革命理论知之甚少……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实现近代化的梦想化为泡影。
材料三:“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在新的社会寻找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比较近代中国与日本学习西方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
(3)材料三中“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
(4)以史为鉴,综合三则材料,你认为今天的中国应该怎样实现民族的复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