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新乡市二十二中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材料一:北宋时期,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出现了新飞跃。据考古发现,当时采用新印刷术印制的书籍,字体工整,装订精美,但也出现了个别文字方向颠倒的现象,这可能由于排版疏忽所致。
材料二: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写了一部《天工开物》,成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材料三:明朝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以后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回答:
材料一: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摘自《汉书》
材料二:诸侯王国经景帝的一番整顿,虽然实力大为削弱,但它们的领土,依然相当广阔,武帝听从主父偃的建议,于公元前127年颁布所谓“推恩之令”,准许诸侯王以嫡嗣代立外,并可将土地分封给其余诸子,这样一来,诸侯王国越分越小,大都小于一郡了。对于列侯,武帝也不放过,常借微罪将他们废掉。
﹣﹣摘编自傅乐成的《中国通史》
材料三:在重大政治决策上,明清都强调“乾纲独断”,即皇帝的个人独裁,大大强化皇帝的作用。
﹣﹣摘编自张岂之的《国史十五讲》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