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综合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生物高考二模试卷
如图是制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细胞Ⅰ的名称为
,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
。
(2)、
在图示流程中至少需要进行两次筛选,其中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
;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
。
(3)、
制备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乙肝的免疫治疗,其所利用的免疫学原理是
。
(4)、
干扰素属于淋巴因子,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
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某同学联想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提出用效应T细胞代替细胞Ⅰ,从而获得单克隆干扰素的设想,你认为该方法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举一反三
淋巴因子中的干扰素是治疗病毒的特效药。通常只能从人体内获得,且获得的数量非常少。为了在体外获得大量的干扰素,有人把某种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几代后,细胞分裂就会停止。下列哪种实验设计,既能使某种淋巴细胞在体外不断增殖,又能够获得大量干扰素 ( )
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下列对杂交瘤细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下列生物工程实例中,不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 )
如图表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某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培养皿中混合,加促融剂促进细胞融合,获得杂种细胞,并生产单克隆抗体.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易错点07 关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6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5酶相关实验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云南省卷)
河南省2025年1月高三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生物试卷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