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别

改革名称

改革措施

A国

C

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享受拥有财产、从事工商等经济活动、参加选举等自由权利;地主不得买卖农民或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交纳一定的赎金,可得到一块份地和宅园地。

B国

D

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废藩置县;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

材料二:

(1)、表格中的AB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依据表格内容判断:

A国是;C改革名称是

B国是;D改革名称是

(2)、根据所学知识对比AB两国的改革,你能发现哪些共同点?(两点即可)
(3)、有人说,B国的改革用了不到5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200年左右才完成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其成功经验中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
(4)、材料二图中的历史人物首次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推行的新政有何特点?
举一反三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在欧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管进行质询,1783年,下议院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进入20世纪后,质询时间固定为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下午1小时间,对于普通质询,被质询人可在7天内答复,对于紧急质询,被质询人必须3天内答复。

——摘编自埃佛尔·詹宁斯《英国议会》等

材料二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从1822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680万卢布。到90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

——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

材料三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