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2018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三)

1951年9月9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指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伤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但是,为了克服很多农民的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能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并为国家工业品销售开辟一个广阔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这里的“组织起来”是指(    )
A、进行土地改革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举一反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6年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

——摘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某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搞自《复兴之路》(中)

请回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科一:承认衣民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应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扰日要求的,故于实行减租流息之后,又须实行交租交息,以使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承认富农的生产方式零有现时中国比较进步的资本主义性质,故应奖励富农生产与联合富农。

——1942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致策的决定》

材料二:第一条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第二条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第六条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地土地,并归各人所有。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国土地法大钢》

材料三:我认为我们应当相信:党是有能力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于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业方面,我们已经有了足以说服人的有力量的证据,三批共有十万个合作社,都是1954年秋季以前建

立起来的,都巩固了,为什么1955年的第四批合作社就不能巩固呢?

——1955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刊印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讲话》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