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
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拜占庭帝国、朝鮮和西伯利亚,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唐朝是一个国际性的时代。政府专门设置了鸿胪(lú)寺来接待各国的使者;推行与邻国之间的朝贡关系,即邻国及其民众要经常向大唐献上贡品并行叩头之礼一一在皇帝面前下跪,以前额触地,唐朝回报进贡国家奢华的礼物。据记载,唐朝曾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及骠国(今缅甸)、真腊(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西城和中亚各国,西方的拜占庭(东罗马)、波斯(今伊朗)、大食哈里发帝国(阿拉伯)等均有使节来到大唐。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商旅、僧侣和留学生。
材料一:(汉代)贸易的进行主要是通过穿越欧亚大陆中部的陆路和环绕欧亚大陆边缘的海路。这两条总的路线决不相互排斥,也不相互独立。大部分货物的运输既靠陆路,也靠海路;通常是埃及和印度之间取道海路,印度和中国之间取道几条陆路中的某一条此外,各条陆路和海路均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如果走某条路线费用太高,或者极不安全,那么,通常乱会使贸易转向其他路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一:从6世纪开始,中国文明大规模地传入日本,由大陆渡海而来的学生、教师、匠人和僧侣,不仅随身带来了新的宗教,还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它先是主动与海外各国沟通,后来又走向保守,命令沿海人民不得下海,也不得与来华的番船交通。出海的舰船被搁置废烂,连航海图都被焚毁。在最后一次航行的一百多年后,中国东南沿海遭受倭寇侵扰,澳门落入葡萄牙手中。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中国当康雍乾三世曾强盛一时,以致清廷及许多知识分子,自满之余一步一步走向心理上的自闭。实际上,在其全盛之时,清朝已是中国文化的黄昏,道光之后则是一抹余晖,隐入苍茫暮色。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