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材料一: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它们都是我国宋朝时期的新生事物。
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作……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一: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描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北宋前期,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钢钱并行的货币。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某博物馆拟举办“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
【展览一:改进中的生产工具】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1)展览一中的三幅图片为具有代表性的农具,请分别说出这三件农具出现的朝代及名称。
【展览二:发展中的区域经济】
材料二:人口分布表(单位:千人)
朝代
黄河中下游
江淮地区
西南地区
两广及福建
西汉
38256
7871
4364
698
唐朝
28898
12137
8081
2484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的联系。
【展览三:__________】
材料四:《梦粱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上述材料,请为展览三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4)本主题展览结束语:影响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