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2000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中日两国长达2000多年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2012年9月,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购岛”闹剧,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愤怒。本就脆弱的中日关系一下子降到了冰点。作为中学生,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壮语声中,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和探索。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静解禅缘。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人教版七下教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材料一:
材料二:年号是古代中国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建元”。唐太宗时期,年号为“贞观”(公元627年﹣649年),当时日本全面仿效唐制,公元645年﹣650年,日本使用首个年号“大化”,年号制度延续至今。2019年5月1日,日本国将采用新年号“令和”。
材料三:宋朝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吴钓《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材料四: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五:元代航海家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记载:琉球特产有沙金、黄豆、黍子、硫磺、鹿、豹等,“海外诸国盖由此始”大陆往来各国的商舶时常经过台湾。
请回答:
材料一: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文化昌茂,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外国来使中,也有一部分由盐城海口登陆,转道内河、陆道而抵长安。
——摘编自《走进盐城》
材料二:1757年,乾隆帝下令将多口通商改为一口通商,规定外商“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并对商品的出口加上种种限制。一切外国进口货物一律由官方特许的“十三行”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也由“十三行”代购。
——摘自《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必修Ⅱ》
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