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新城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

该烧杯内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

(A)溶质可能是CaCl2与Ca(OH)2

(B)溶质可能只是CaCl2

(C)溶质可能是CaCl2与盐酸

【实验探究】

①小明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他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

②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步骤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猜想(B)符合题意

猜想(C)符合题意

(3)、【反思与拓展】

你认为上述烧杯内溶液如果未经处理直接倒入铁制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要想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反应的方程式为

举一反三

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

(1)向盛有40g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 {#blank#}1{#/blank#}的现象。再向其中滴入稀盐酸,溶液变无色。蒸干溶液得到5.85g固体,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blank#}2{#/blank#}。

学生对于所加盐酸是否过量提出了疑问,于是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HCl。

(2)为了验证其猜想,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镁条

{#blank#}3{#/blank#}

猜想二正确证明盐酸过量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有同学触摸到试管外壁,感觉有温度变化。小组利用数字传感器得出反应时间与溶液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3)同学们得出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 {#blank#}4{#/blank#}。

(4)查阅资料得知,在中和反应中溶液的导电性也发生变化。已知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

①P点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离子数 {#blank#}5{#/blank#}N点(填“>”“<”或“=”)。

②M点表示 {#blank#}6{#/blank#}。

(5)交流与反思:

a.中和反应发生的实质是 {#blank#}7{#/blank#}。

b.中和反应可以从热量、酸碱性、产物、导电性等方面进行探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