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扬·胡斯(1369—1415)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校长,他反对天主教会及德意志帝国对捷克的控制,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提倡用捷克语举行宗教仪式,将《圣经》译为捷克文,后被教会处以火刑。下列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
A、
胡斯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B、
胡斯主张取消教会,阅读《圣经》
C、
胡斯的观点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了影响
D、
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起因都是“赎罪券”问题
举一反三
1517年马丁·路德起草了《关于赎罪券的功效》:“教皇并没有免除任何人罪恶的权力,只能宣布或肯定上帝的赦免……当钱币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对钱财的贪欲。”其主要作用是( )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
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出现了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等宗派,还有从这些宗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更多宗派。这些宗派统称为新教,英文 Protestantism,字根是 Protest,中文译为“抗议、反对”。历史上的宗教改革( )
一位16世纪的德意志历史人物,被时人认为是“德意志民族英雄、世界性历史人物”,也被天主教徒斥之为“叛教者”。这位历史人物应是( )
海涅认为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语“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思想武器,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展,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这种统一的语言成为联系德意志各邦的重要纽带。”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1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9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