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 )
A、
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B、
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
C、
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
D、
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举一反三
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十日谈》和《西游记》这两部文学名著体现的相同思想是 ( )
明代小说在思想内容方面明显体现出尚节义、尊礼教的倾向,这在《三国演义》、《水浒传》中有非常明确的表现。这反映了当时( )
明代,农工商贩喜好收藏《魏征改诏》、《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书籍,时人亦有“南人喜谈‘杨家将’,北人喜谈《继母大贤》”之说。对此,“有官者不以为禁,士大夫不以为非”,“推波助澜者亦有之”。可见当时( )
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对明清书法评述道:由于统治者对书道有所偏颇,所以行草之发展“几越唐宋”,而篆隶八分却无一名家。据此可得出( )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样一种英雄豪杰结义场景在明清小说里频繁出现。无论是帝子神孙、富豪将吏,还是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这反映出( )
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下图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1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9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