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材料:1774年,一位英国的化学家叫普利斯特列,他在加热氧化汞时得到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可以使点燃的蜡烛更剧烈的燃烧。由于它是燃素说的信徒,他说加热氧化汞后得到的气体因为不含燃素,而蜡烛是一种含有燃素的物质,因此这种气体一遇上蜡烛就“贪婪”地从蜡烛中吸取燃素,燃素的大量释放就使得蜡烛发生剧烈的燃烧。这是科学史上的一次非常大的不幸,普利斯特利已经走到了真理面前,但他没有抓住真理,这是多么可惜又可悲的事。
然而当时的法国人安东尼·拉瓦锡也做了普利斯特列的实验,他却没有受燃素说的影响,而是走了另外一条新路。1783年,他向世界宣布他对化学的燃烧理论的革新:燃烧的过程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燃物同氧的化学反应,推翻了燃素说的“统治”,使科学又向前跨进了一步。
情境 | 启示 | 理由 |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 {#blank#}1{#/blank#} | {#blank#}2{#/blank#} |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blank#}3{#/blank#} | {#blank#}4{#/blank#} |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 | {#blank#}5{#/blank#} | {#blank#}6{#/blank#} |
烦恼与困惑 | 我会对他/她说 |
这段时间我长出了胡子,声音也变粗了,总是担心大家笑话我。 | (1) |
我以前活泼开朗,但最近不知怎么,想把自己封闭起来,同时又感到特别孤独。 | (2) |
班干部提醒我什么,我都想辩解、甚至反驳他们的观点。我这是怎么了? | (3)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