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练习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①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幢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片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运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③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泊,泪从来不曾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④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根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⑤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的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⑥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依;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⑦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

    ⑧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过“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

(1)、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失根的兰花”的理解。
(2)、请按照下面的提示,梳理表现作者爱国思乡之情的内容。

看花草→

(3)、第④段画线句中“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与“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种说法矛盾吗?说说你的理由。
(4)、第⑦段引用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一棵树的智慧
                                                                                                                   秦若水
        ①我喜欢这片黑槐林。它就在我们学校四百米跑道内的操场绿地里。一棵连着一棵。排着有序的队列,像出操的莘莘学子。我更喜欢把它们比做宁静的港湾,它们随着跑道成弧形排列,真的很像静谧的怀抱。早晨或者傍晚,它们沐着阳光而肃立,我就静静地站在某棵树的下面,看它的绿意葱茏,看它的枝繁叶茂,看它的子女成群,看它的合家幸福,常常看得我满心欢喜。
        ②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不争艳,不媚俗,只开自己心喜之花,只做自己的白衣仙子。然后,会结荚子,名曰槐角,清清爽爽开花,利利落落做树,可以与他人无关,确实与他人无关。
        ③所以,我一直在等黑槐林的黑槐开花。从第一片叶子,到叶满枝头,再到浓荫铺地,我天天都去观望。有布谷路过、鹊鸟登枝,却没有看到黑槐开花。走过春,走过夏,黑槐林一直沉默着,没有开花。如果不是因为太心伤,我相信它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它们在无声地抗议着什么。
         ④去年7月,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象。黑槐林里每一棵黑槐树都约好了似的憋满了槐米,串串蓬蓬,喜气洋洋。那真是个夏天的样子啊。再过些时日,就会有白色的小米粒样的花开放,然后那些叫槐连墩的娃娃们便会跑出来,吹着淡淡的药香,浸润着整个林子。
        ⑤那个时候学校已经放假,静寂的林子是鸟鹊们的天堂。清晨或者傍晚,我还是常常踱过去,享受清闲宁静。有一天,暮色四合时,我踱过去,突然发现一地残枝断叶,抬头望,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原来密不透风的叶盖已经稀稀疏疏,透天望月。
        ⑥枝折花去,满地凄凉。饱受磨难的它们抗议是应该的,就像那倔强骄傲的牡丹。
         ⑦三年前,有个女学生从自家牡丹园里移了一棵叫“洛阳红”的牡丹给我。欣喜之余,我忙买了一个超大号的白瓷花盆栽种。那“洛阳红”在田里已长多年,年年花开如酒,香醇香艳无比。学生送我时,它已有花蕾待放。我精心呵护,时时察看,期待它硕大的花朵开放。有个朋友对这棵“洛阳红”也垂涎得很,天天过来探望,并请求我分些给她。手起刀落,我在花盆里切了半株牡丹,连根带叶带花蕾送给了她。一个月后,朋友告诉我,那半株牡丹花没开便好端端地死去了。我的何尝不是?我留下的半株牡丹虽然成活,但自缩花蕾,不再开花。秋来时,它早早褪下叶子,关了家门。
         ⑧三年过去了,任我怎样浇水施肥,它也只是长些绿叶,不见开花。移了它的魂,切了它的骨,它变成了冷美人,不给花貌,不给笑容。它静默着抗议,用不开花的方式。
        ⑨所以,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
        ⑩又是暑假,学生离校,林子寂静。前两天清晨,我去黑槐林做瑜伽,猛抬头,看到有树头顶小小黄黄的花蕾,一锥锥,一蓬蓬。槐米!我惊呼。接下来的几天里,它们都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整个黑槐林黄绿绿地静默着。
         ⑪痛,谁也不会忘记。但黑槐们和牡丹不同,它们选择了继续开花,并且用开得更好更美的方式去抗议往年的不公,同是用静默抗议,牡丹贞洁,千年冷漠,誓死不理;黑槐智慧,漠视痛苦,淡泊宁静。它默默地活好在自己的季节里,尽职尽责,按时开花,活好在当下,用最自然最朴素的方式。
        ⑫我惊叹一棵树的智慧。

现代文阅读Ⅱ

小 吕

汪曾祺

①火车过来了。

②先是一个雪亮的大灯,亮得叫人眼睛发胀。大灯好像在拼命地往外冒光,而且冒着气,嗤嗤地响。乌黑的铁,锃黄的铜。然后是绿色的车身,排山倒海地冲过来。车窗蜜黄色的灯光连续地映在果园东边的树墙子上,一方块,一方块 , 川流不息地追赶着……

③这些,小吕都太熟悉了。夏天睡得晚,老是到路口去看火车。

④小吕是果园的小工。这孩子长得清清秀秀的。念到六年级了,忽然跟他爹说不想念了,要到果园做活去。他爹想:果园里能学技术,也能学文化,就同意了。后来才知道,他还有个心思。他有个哥哥,在念高中,还有个妹妹,也在上学。他见他爹张罗着给他们借钱交费,他就决定了:我去做活,我哥、我妹能够念多高就念多高。这样,他就到果园里来做活了。每回领了工资,除了伙食、零用(买个学习本,配两节电池……),全部交给他爹。

⑤果园里有许多活,大工来做有点窝工,正需要一个伶俐的小工。登上高凳,爬上树顶,绑老架的葡萄条,果树摘心,套纸袋,捉金龟子……小吕很快就对果园的角角落落都熟悉了。他知道所有果木品种的名字,而且准确地知道每一棵果树的位置。

⑥小吕原来在家里住。七月,果子大起来了,需要有人下半夜护秋。组长老张照例开个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小吕说,他愿意搬来住。一来夏天到秋天是果园最好的时候。满树满挂的果子,都着了色,发出香气,弄得果园的空气都是甜甜的,闻着都醉人。这时节小吕总是那么兴奋,话也多,说话的声音也大,好像家里在办喜事似的。二来是,下夜,睡在窝棚里,铺着稻草,星星,又大又蓝的天,野兔子窜来窜去,猫头鹰叫,还可能有狼!这非常有趣。

⑦小吕很佩服果园技工张士林,佩服他那么年轻,才十九岁,就对果树懂得那么多。不论是修剪,是嫁接,都拿得起来,而且能讲一套。他佩服张士林看那么厚的书,比一块城砖还厚,还搞试验,培养葡萄抗寒品种。小吕愿意自己也像一个真正的技工。可是自己觉得不像。缺少两样东西:一样是树剪子。在果园做活的大人,每人都有一把树剪子,装在皮套子里,挎在裤腰带后面。他多希望也有一把呀,走出走进——赫!可是他没有。他没有专用的,当然总是不那么好使。这不带劲!看起来倒像是不会使剪子似的!气人。

⑧组长老张见小吕剪两下看看他那剪子,剪两下看看他那剪子 , 心里发笑。有一天,他叫:“小吕!过来!这把剪子交给你。小人小马小刀枪,正合适!”这把剪子特别轻巧。小吕可高了兴了,十分得意:“做啥像啥,卖啥吆喝啥嘛!”自从有了这把剪子,他真是一天不离身,没有事就把剪子拆开来,用砂纸打磨得锃亮。另外一样,是嫁接刀。他想自己先练习削树码子,练得熟熟的!也不用公家的刀,自己买。用惯了,顺手。

1961年11月25日写成

(节选自汪曾祺《羊舍一夕》)

 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各题。

过年

丰子恺

①我幼时不知道阳历,只知道阴历。到了十二月十五,过年的气氛开始浓重起来了。

②腊月二十三晚上送灶,灶君菩萨每年上天约一星期,二十三夜上去,大年夜回来。据说菩萨是天神派下来监视人家的,每家一个。他们高踞在人家的灶台上,嗅取饭菜的香气。每逢初一、月半,必须点起香烛来拜他。二十三这一天,家家烧赤豆糯米饭,先盛一大碗供在灶君面前, 然后全家来吃。吃过之后,黄昏时分,父亲穿了大礼服来灶前膜拜,跟着,我们大家跪拜。拜过之后,将灶君的神像从灶台上请下来,放进一顶灶轿里。这灶轿是白天从市场上买来的, 用红绿纸张糊成,两旁贴着一副对联,上写“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平安”。我们拿些冬青柏子,插在灶轿两旁,再拿一串纸金元宝挂在轿上,又拿一点糖饼来,粘在灶君菩萨的嘴上。这样一来,他上去见了天神粘嘴粘舌的,说话不清楚,免得把别人的恶事和盘托出。于是父亲恭恭敬敬地捧了灶轿,捧到大门外去烧化。烧化时必须抢出一只纸金元宝,拿进来藏在厨里,预祝明年有真金元宝进门。送灶君上天之后,陈妈妈就烧菜给父亲下酒,说这酒菜味道一定很好, 因为没有灶君先吸取其香气。父亲也笑着称赞酒菜好吃。我现在回想,他是假痴假呆,逢场作戏。因为他中了这末代举人,科举就废,不地伸展,蜗居在这穷乡僻壤的蓬门败屋中,无以自慰,惟有利用年中行事,聊资消遣, 亦“四时佳兴与人同”之意耳。

③二十三送灶之后,家中就忙着打年糕。两枕“当家年糕”约有三尺长;此外许多较小的年糕,有二尺长的,有一尺长的;还有红糖年糕, 白糖年糕。姐姐们又做许多小年糕,形状仿照大年糕,预备二十七夜过年时拜小年菩萨用的。

④二十七夜过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都是装大盘子的。吃过夜饭之后,把两张八仙桌接起来,上面供设“六神牌”,前面围着大红桌围,摆着巨大的铝制的香炉蜡台。桌上供着许多祭品,两旁围着年糕。屋子里灯火辉煌,香烟缭绕,全家人一起祭祀年菩萨,气象好不繁华!

⑤绝大多数人家二十七夜过年,所以这晚上商店都开门,直到后半夜送神后才关门。我们约伴出门散步, 买花炮。花炮种类繁多,我们所买的,不是两响头的炮仗和噼劈啪啪的鞭炮, 而是雪炮、流星、金转银盘、水老鼠、万花筒等好看的花炮。其中,万花筒最好看,然而价贵不易多得。 买回去在天井里放, 大可增加过年的喜气。我把一串鞭炮拆散,一个一个地放,点着了火,立刻拿一个罐头瓶来罩住,“咚”地一声,连罐头瓶也跳起来。我起初不敢拿在手里放,后来经乐生哥哥教导,竟敢拿在手里放了。

⑥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经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夜饭的时候,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 必须再盛一次, 哪怕盛一点点也好, 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

⑦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的客人。街上挤满了穿新衣服的农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烧卖,上酒馆,买花纸 (即年画),看戏法,到处拥挤。

⑧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就留下一张红片子。父亲死后,母亲叫我也穿着礼服去拜年。我实在很不高兴。 因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穿礼服上街,大家注目,有讥笑的,也有叹羡的,叫我非常难受。现在回想,母亲也是一片苦心。她不管科举已废,还希望我将来也中个举人,重振家业,所以把我如此打扮,聊以慰情。

⑨正月初四,晚上接财神。别的事情排场大小不定,独有接财神, 家家郑重其事, 而且越是贫寒之家,排场越是体面。大概他们想:敬神可以邀得神的恩宠,今后让他们发财。

⑩初五以后,过年的事基本结束,但是拜年,吃年酒,酬谢往还,也很热闹。厨房里年菜很多,客人来,搬出就是。我的父亲不爱吃肉,喜欢吃素。所以我们家里, 大年夜就烧好一大缸萝卜丝油豆腐,油很重, 滋味很好。每餐盛出一碗来,放在锅子里一热,便是最好的饭菜。我至今还忘不了那种好滋味,但是让家里人烧起来,总不及童年时的好吃,怪哉!

⑪二十日,各店照常开门做生意, 学堂也开学,过年也就结束。

(有删改)

阅读理解

杭州亚残运会精彩回顾

【材料一】

新华社杭州10月22日电,相聚钱塘江畔,奏响逐梦乐章。杭州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22日晚在杭州隆重开幕。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

践行“阳光、和谐、自强、共享”办赛理念的本届亚残运会,是中国继北京冬残奥会后举办的又一个国际残疾人体育盛会,也是按照“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精神举办的一次亚洲体育盛会。

【材料二】

亚残运会开幕式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火炬手徐佳玲戴着“杭州黑科技”智能仿生手,点燃了主火炬!这款能“穿”的科技之“手”有多神奇? 

智能仿生手和传统的机械结构假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款智能仿生手是采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有10个活动关节和6个驱动自由度,能实现5根手指的独立运动和手指间的灵活操作。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款仿生手搭载了团队开发的脑机接口领域智能算法,采用了非侵入式生物电感应电极,收集使用者皮下肌电神经电信号,精细识别运动意图,使上臂截肢用户像控制自己原本的手一样,精确地控制每根手指的运动速度和位置,能完成各种交互姿势,正因如此,徐佳玲握持火炬更“丝滑”、更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穿戴脱卸只需要几秒钟便可完成,充满电后可使用10小时以上,而价格只有传统进口智能假肢的五分之一。

这类聪明的传感器,能倒推大脑的行动,猜出你下一步想做什么。也就是说,能“感知”人类大脑的想法,从而帮助人类实现用意识控制手臂动作。

智能仿生手更“神奇”的还在于,能不断学习、进化,更快、更精确地了解佩戴者的想法。 

……

除了这些硬核“黑科技”之外,亚残运村里还有许多高科技辅具。人工耳蜗、人工视网膜、3D打印脊柱侧弯矫形器、液压踝碳纤脚板、手语翻译软件、智能动力碳纤小腿假肢、气动式手指训练仪、上肢智能外骨骼训练仪……随着材料、技术、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肌电神经信号等领域的不断进步,高科技辅具为残障人士带来的帮助和惊喜,也在不断向前推进。

【材料三】

10月23日,在杭州亚残运会S5级男子50米自由泳比赛中,河北运动员郭金城以30秒01的成绩获得冠军,并再次刷新亚残运会纪录。

郭金城略显慢热,曾短暂落后,但他随后奋起直追,如同一只自在穿梭的“飞鱼”,双腿每一次划水都充满力量和节奏感,“涡轮增压”般的加速,让他慢慢拉开了与第二名的距离。最后,郭金城用头重重触壁,以一个多身位的优势赢得了比赛的冠军,并以30秒01的成绩打破了他在当天预赛中创造的30秒28的亚残运会纪录。

郭金城6岁时,因为一次意外失去双臂。2012年秋天,12岁的郭金城被河北省残疾人游泳队选中,开启了运动生涯。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