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临清市清华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12月)试卷

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到西安调停。针对蒋介石的拒不让步,周对蒋说:“只要蒋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由此可知,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是(    )
A、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 B、蒋介石主动做出了让步 C、国民党内部一致同意联共抗日的主张 D、中国共产党做出巨大的努力
举一反三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官员耆英等人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停泊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战舰“皋华丽”号上签约,条约签订时原无定名,史籍中又称《江宁条约》

——徐梁伯、蒋顺兴《江苏通史·晚清卷》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

材料三:“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率先喊出来的。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把兴中会的纲领概括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金冲及《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材料四:下列三幅不同年份的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三次会议

      1921年               1935年                  1945年

材料五: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而做出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的点出发。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

——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启航新征程】

材料一   在建党的思想理论准备中,《共产党宣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20年2月,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浙江义乌自己家中。他在潜心翻译时,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还说:“够甜,够甜的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中国共产党简史》

(1)材料一中“真理”指的是哪一理论?结合所学,写出当时中国有识之士是如何传播这一“真理”的。(一例即可)

材料二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摘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的事件名称。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合作新局面】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是要建立一个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解放我们中国人受列强和军阀两种压迫。”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时局主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中国共产党要建立的“联合战线”是什么?这次联合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的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一例即可)

材料四   取消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备注: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该宣言)

(4)材料四中的文件之所以能被国民党认可并发表主要是因为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宣言中共产党做出了哪些让步?(写一点即可)该宣言发表有什么意义?

【开创新道路】

材料五

(5)从图一到图二历史事件的变化,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自此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

材料六   正是在漫长的革命斗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一个由赞同革命的知识分子组成的政党,真正成为一个以工农为主体践行群众路线的革命政党。

——《中华文明与中国共产党-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之际》

(6)依据材料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主体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请用一例史实说明我党是如何践行群众路线的。

【探索新思想】

材料七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7)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的产物是什么?它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

(8)综合以上探究,对于中国共产党在近代艰难环境中能够取得革命胜利,你有怎样的认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