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东昌府区梁水镇中心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高喊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
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重大作用。
材料三:“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全体学界通电》
请回答:
综合探究:史实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进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臣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工厂,进一步扩充在中国的经济势力。帝国主义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三:“清政府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多方面的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四:
图一:运动中的口号 | 图二:上海民众声援北京学生 | 图三:获得返校学生受到欢迎 |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材料二: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 |
外交大事 |
1917年 |
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
1918年 |
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
1919年 |
参加和会,中国收回权利的要求遭拒绝 |
材料三: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中国北京的机场。尼克松走下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政治文明历程》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