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109年(1840-1949)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经历无数的艰难坎坷。

——《复兴之路》

材料二: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正确分析当时形势后作出的英明决策。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在攻打长沙失利后,向井冈山进军。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群众基础好,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而物产丰饶,便于筹款筹梁。因此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既有利于红军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推动全国革命走向高潮。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开天辟地迎来了曙光、生死攸关历史转折、在贫瘠的黄土高原达到了思想制高点,给与中国革命以灯塔指引,最后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1)、根据材料一所述,天安门见证了哪些大事?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怎么样理解“天安门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句话的含义的?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天辟地、生死攸关,分别指那些历史事件?
举一反三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辉煌的中国】

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此次论坛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中国就此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性会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屈辱的中国】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探索的中国】

材料三:自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再到变法图存,这些复兴之路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共和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四: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奋斗的中国】

材料五: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6月3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

材料六: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材料七: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八: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宣布……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高中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改革的中国】

材料九: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人自己的道路。

【创新的中国】

材料十: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载人航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摘自《2018政府工作报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次次书写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

【诞生革命舵手】

(1)综合图一到图四信息,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革命重来新面貌】

材料一:一轮红日照东方,辉映神州广宇疆,中共宣言泛波起,南湖画舫启航扬。提纲挈领明方向,辟地开天有主张。革命重来新面貌,风雷激荡遍城乡。

——《七律》中共一大会议

(2)材料一中“革命重来新面貌”,你认为它“新”在哪里?(一例即可)

【出台正确决策】

材料二:为扭转当时革命的局面、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毛泽东曾提议“上山”……“上山”意味着毛泽东主张将革命方向和革命力量向边界偏远农村地区转移。

——《精准理解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

材料三: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怎样正确的决策?材料三中我们党在长征途中开始“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事件是什么?写出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依靠人民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在抗日根据地实行     的土地政策,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1947年,中共颁布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4)上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请补充完成表格内容。

【担当民族大义】

材料四:“事变发生后,南京的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捉蒋介石问题上,动员一切力量来对付西安……目前问题主要是抗日问题,不是对蒋个人的问题。我们应以抗日为中心,我们应尽量争取时间,进行和平调解。”

——毛泽东

材料五:用协定的方法来避免内战,因为这符合于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于中国当权政党的利益。目前,中国只需要和平建国一项方针,不需要其它方针,因此中国内战必须坚决避免就是我来重庆的目的。

——毛泽东

(5)依据材料说出材料四、材料五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结合史实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智慧应对的?

【红色精神流传】

材料六: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拓荒牛精神……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6)请选择材料六中一例红色精神,谈谈其具体内涵,并说说你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继承发扬这一红色精神?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