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

阅读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三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无度;庶人之福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生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商君变法的主要措施.其中,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是?并用材料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变法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迁都”的作用.除了迁都外还有哪些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哪个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三中提到日本向他国学习的特点是?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有?
举一反三
富强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使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后,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纪录片《复兴之路》

1868年4月,日本人呢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这期间美国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到20世纪50年代,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粮食、棉花、肉类和原煤、钢、水泥等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摘自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