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上海市嘉定区2018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表一(密度ρ1)
表二(密度ρ2)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8﹣12)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当h<H时,。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不再随浸入的深度h的增大而变化。原因是:。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8﹣12中△F与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④该组同学由实验序号4与10或6与12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圆柱体甲在未完全浸入不同液体的过程中,存在h不同而F相同、△F相同的现象。他们通过进一步综合分析,猜想只要h和液体密度ρ液满足是个定值的条件,即会出现这种现象。
表一 | 甲物质 | 表二 | 乙物质 | |||||
实验序号 | 球体的体积 | 球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 球体露出水面的体积 | 实验序号 | 球体的体积 | 球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 球体露出水面的体积 | |
1 | 10 | 8 | 2 | 5 | 10 | 5 | 5 | |
2 | 15 | 12 | 3 | 6 | 12 | 6 | 6 | |
3 | 20 | 16 | 4 | 7 | 20 | 10 | 10 | |
4 | 30 | 24 | 6 | 8 | 30 | 15 | 15 |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blank#}1{#/blank#}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浮在水面上实心球体的体积相同时,球体的密度越大,露出水面的体积越小。
②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4(或5~8)中球体露出水面体积随球体体积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初步得出:浮在水面上实心球体的密度相同时,{#blank#}2{#/blank#}。
③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小组同学认为还须进一步探究所得结论是否适用其它液体,表三所列三个方案中,符合探究要求的是{#blank#}3{#/blank#}(选填序号)。
表三:ρ酒精<ρ水<ρ盐水 | |
序号 | 方案 |
A | 仍用上述球体换在盐水中进行实验 |
B | 换用柱形物体并在酒精中进行实验 |
C | 换用其它物质的球体仍在水中进行实验 |
④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动贮水器的示意图,图中的浮子是用甲物质制成的,如果换用乙物质制成相同体积的实心球体为浮子,贮水器中的最高水位将{#blank#}4{#/blank#}(选填“升高”或“降低”)。结合表一、二中实验数据写出你判断的理由{#blank#}5{#/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