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浙江省嘉兴一中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往事{#blank#}1{#/blank#}
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策勋{#blank#}2{#/blank#}
③今当涂掌事 当涂{#blank#}3{#/blank#}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诚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 , 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释】①殆尽:几乎全部烧光。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陈谌设喻答客问
刘义庆
客有问陈季方①:“足下家君②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③ , 上有万仞④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①陈季方:即陈谌,陈寔的第四个儿子,他的大哥是陈元方。②家君: , 这里在前面加上敬词则尊称别人的父亲。③阿(ē):弯曲的地方,这里指山的角落。④仞: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
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blank#}1{#/blank#};今义:{#blank#}2{#/blank#}
②臣本布衣。 古义:{#blank#}3{#/blank#};今义:{#blank#}4{#/blank#}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blank#}5{#/blank#};今义:{#blank#}6{#/blank#}
④由是感激。 古义:{#blank#}7{#/blank#};今义:{#blank#}8{#/blank#}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膝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纽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A)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 , 削荆④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诚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B)!”
(选自《任末好学削荆为笔》)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