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威远县新场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7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

读好书,

(2)、【调查读书现状】读书现状调查表

学段

调查项目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3)、【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①向校长提建议:

②向同学提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新闻,回答问题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后,每个人都该知道的7个答案

长生生物接连被曝出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百白破疫苗为“劣药”被处罚的新闻后,引起社会强烈关注,也引发公众对疫苗安全的焦虑。关于“问题疫苗”,你需要知道:

问:事件相关的百白破疫苗到底都是哪些?

答:此次被爆出的百白破疫苗事件,实际上是去年年底的问题,具体包括两个生产企业,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官方数据显示,这批“问题疫苗”,长春产的主要流通到山东,武汉产的主要销往重庆市、河北省。

图片来源:新华社

问:事件相关的百白破疫苗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答:百白破疫苗的主要问题是:效价指标不合格。

带来的后果是,可能影响免疫保护效果,但对人体没有危害。

国家药监局公告显示,百白破疫苗的主要问题,检验时发现“效价测定”项不符合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河北、山东、重庆三省(市)卫生计生部门在去年11月已经组织专家对该情况进行评估,并承诺根据评估结果将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处理。

问:打了“问题疫苗”后,会产生什么后果?是否可能有遗症?

答:这批疫苗,对人体的安全没有影响,最大的风险在于可能失效,导致无法预防对应的疾病。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接种问题疫苗,会带来其他后遗症。实际上,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的红肿热痛、发热、过敏等,一般都比较轻微。而过敏等比较严重的情况,发生率很低,对大多数人来说,疫苗是安全的。

疫苗产生的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接种后的24~48小时内,后期再发,或者产生后遗症的可能性很小。

问:如何确定是否接种了不合格的疫苗?万一接种到涉事的百白破疫苗怎么办?

答:家长可以查看儿童预防接种证上的百白破疫苗接种记录,对比疫苗生产企业和批号,也可以咨询当时的接种单位。

百白破疫苗需分别于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共接种4次。

正常来说,完成4次接种的儿童可得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预防典型百日咳的效力约85%;破伤

风的保护效力为80~100%;

接种3次以上,对白喉的保护效力约为95%。

而被爆出的两批次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合格,可能影响免疫和保护效果。

家长如果确定孩子接种的是涉事的百白破疫苗,可以结合孩子接种的次数和批次情况,向当地疾控部门或接种单位咨询,看是否要继续补种。

问:孩子还没接种百白破疫苗,能打吗?

答:能打。

百白破疫苗能有效预防三种危重疾病,目前出事的批次只有这两个批次,其他批次暂无问题。而且,之前涉事的百白破疫苗已经停止接种,所以再去打的话并不会遇到,各位家长并不必太过担心。千万不要因为担心疫苗有问题,就不给孩子注射。

如果家长实在有疑虑,可以优先接种联合疫苗,或者选择其他更加信赖的企业生产的疫苗。

问:我家孩子接种的其他类别的疫苗也是涉事企业的,是不是也需要补种?

答:暂时其他疫苗其他批次都没有出现问题,建议大家冷静,保持关注。疫苗补种存在一定的风险,不要盲目补种。

问:为了防止接种到问题疫苗,我可以不给孩子打疫苗么?

答:不能因噎废食,因害怕而放弃疫苗接种过,风险最高的还是孩子。

    目前国家之所以能将白喉、百日咳和新生儿破伤风控制在较低水平,靠的就是极高接种率。如果因为这些事件导致疫苗的恐慌,而拒绝一切接种的话,那受伤的必然是所有人。

    国家药监局的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国家药品抽检计划共抽检疫苗产品944批次,合格率99.6%,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疫苗非常安全。一类疫苗所预防的乙肝、麻疹、百日咳,二类疫苗所预防的水痘,这些疾病对于孩子的健康都存在巨大的威胁。

    所以,接种疫苗仍然是保护健康最好的手段,我们仍然应该坚持打疫苗。

    疫苗是人类对抗传染性疾病最有利的武器,足够多的人接种疫苗,才能够形成广泛的、有力的防御。

(节选自《凤凰网》,2018年7月24日)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完成小题。

关注“2022北京冬奥会”

【材料一】

    “北京8分钟”亮相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当属贯穿全场的“冰屏”机器人。这24块透明又多彩的屏幕是怎么制作的呢?研发团队采用了透明的LED作为显示介质。不仅因为LED亮度高,足以保证“冰屏”机器人在几万人的体育场中表演效果完美,还因为LED完全是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每块“冰屏”由两块屏幕组成,跨度长3米,中间没有支柱,很难稳定,研发团队对此进行了专门的技术攻关,制作了结构非常精密的卡槽,卡槽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细致到可以用微米计算。这项源自中国本土可以实现透明图像显示的创新设计,在国内外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其研发者骄傲地宣称:“目前‘冰屏’技术我们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种工艺世界上也仅此一家。”而载着“冰屏”跳出华丽舞步的,是24个动作灵活的机器人。表演中,它们不仅需要做非常复杂又有艺术特点的动作——像芭蕾舞演员一样一边旋转,一边画出完美的弧形,完整地呈现出舞美创意,而且还需多台协调,最大的难题是运动姿态的多样性与演员表演、演出音乐、地面投影、场地灯光等的高度统一。这不仅要求机器人看到更远、看得更清,同时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并迅速调整。这是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第一次在国际赛事上表演高难度舞蹈动作,也是中国在技术领域中完成地又一次升级创新。24个“冰屏”机器人展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科技巨变,同时也展现了更加自信的中国力量!

【材料二】

两只活泼可爱、表演自如的“大熊猫队长”闪亮冬奥会舞台。这两位主角与表演中出现的中国结、中国龙、长城、京剧演员、凤凰开屏等传统意象和文化元素共同彰显了中国这一大国的文化自信。这两只2.35米高的熊猫木偶,采用了碳纤维等全新材质,整体重量仅有20斤。在“大熊猫队长”的制作过程中,川北大木偶300多年的历史和独有的传统制作工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熊猫队长的身上传承着目前全世界唯一保留下来的大木偶艺术的精髓,流淌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血脉,有着浓浓的中国味道。为了完全贴合舞台演出的需要,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道具内置数千个LED小灯,每一个都被固定在相应位置上,密布的丝线细得像纳鞋底的线,制作木偶就像姑娘绣花,一针一线都是功夫活。另外,在熊猫木偶的外挂摄像头上加装云台,与内部演员所使用的我国自主研发的双目增强现实智能眼镜相结合,使熊猫木偶内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能够无差别观测到外面的环境。突破传统、创新思维,制作团队攻克了传统艺术融合高科技的难关,经历了反复修改、完善地磨练,克服了新问题接踵而至的考验,将“川北大木偶”与“中国大熊猫”完美结合呈现,赢得了世界的喝彩。

【材料三】2012—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及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亿元)——投入强度(%)

【材料四】

【材料五】

    中国首都北京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座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双奥”场馆,又一次见证了奥林匹克历史性时刻: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了神秘面纱,正式亮相。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