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伐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兵力。

材料二:叶挺独立团一营接到攻打武昌的任务后,一位共产党员班长将写好的遗书交给营长曹渊,同是共产党员的曹渊说:“我同你一样准备牺牲,还是交给周廷恩书记吧。” 周廷恩也说:“我要同你一起去攻城!”第一营官兵在攻城战中,人人奋勇,个个冲锋,几乎全部壮烈牺牲。

材料三: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打击。各地农会还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

材料四:北伐进军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从广州誓师出发,不到一年就饮马长江,连克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而雄踞中国东南各省,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十万大军,扬威天下,使黄埔军校的声威达到新的高峰。

材料五:北伐战争还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苏联政府不仅以大批武器弹药、军需物资装备北伐军,还派遣了大批军事干部担任顾问,参加作战指挥。

(1)、材料一中,“打倒吴佩孚”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哪两个省份?材料二中的叶挺独立团因英勇善战,为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什么美誉?
(2)、材料三中的“汉阳兵工厂”以及著名的汉阳铁厂的创建者是哪一位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在材料四中的“黄埔军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谁?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归纳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
举一反三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月四日下午一时半,十几个学校的学生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头可断青岛不可失”……第二天,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六月三日,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时被北洋政府逮捕一百七十八人……第三天,上街演讲的学生达到五千多人,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二:(七七事变后)20岁的张访朋投考了由广西南宁迁到桂林的黄埔第六分校,成为第十六期的一名学生……为了锻炼预备军官们的指挥能力,军校里不时进行沙盘作战演习……教官们讲怎么指挥作战,讲得很生动。这是张访朋第一次从军官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作战。

——摘编自《我的抗战》节目组著《我的抗战Ⅱ》

材料三:在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的短短一个月后,百事可乐在香港的业务代表李文富就向深圳市政府写了一封信,表达到深圳投资设厂的意愿。在双方的诚意和共同努力下,很快就建立起深圳市饮乐汽水厂。根据协议,我方提供5 000多平方米的土地,百事可乐提供设备和50万美元的流动资金……饮料厂很快建成投产。

——摘编自徐明天著《春天的故事:深圳创业史1979—2009》(上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