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母鸡》(老舍)一文,完成小题。

    ①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而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②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③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④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⑤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⑥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⑦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不知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⑧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⑨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⑩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为上文划分段落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⑥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你喜欢文中的母鸡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后面题目。
                                                                                                芦苇,激荡人心的大美
                                                                                                             李汉荣
      ①绿树拥岸、蜿蜒流淌的河是很美的,要说河的最美的地方,那肯定是芦苇荡。
      ②对河流的审美并不需要多高的美学修养,河流有一种天生的打动人的美的力量,她闪烁的波光,她婉转的河岸,她或激越或温柔的流水的声音,她的周围和上空旋绕的鸟的身影,她的波光里明灭起落的星星的倒影、银河的倒影和云的倒影,从她身上弥漫而来的湿润清爽的空气……这一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全方位地感染你、渗透你、浸润你,河流很快就笼罩和充满了你,此时,你没有别的感觉,你只有一个感觉:河流真好,真爽,真美啊。
      ③你不想再远离河流了,你就入迷地站在河风里,站在河的絮语里,你举目四望,河流太好看了,目光都不知该停放在哪个地方,因为每一个地方都是美景,都是亮点。
      ④你该把目光投向哪里呢?你知道了“美不胜收”这个词的来历,要是古人不造这个词,面对了河流,你也会在此时此刻造出这个词来的,不然,你会觉得对不起河流。
      ⑤这时,你看见了河湾里那大片大片的芦苇荡。
      ⑥那么浓郁热烈的绿,像旗帜招展在河流的身体上。微风吹来,苇浪就开始有节奏地起伏,那么绵软、优雅、节制,那么美好的动作。也许只有芦苇能做出这么美好的动作。风大起来了,苇浪起伏的弧度明显放大了,眼看要匍伏在地上,然而并没有完全伏下去,你也不愿意看见可爱的芦苇做出这么委屈的姿势。芦苇们互相依托着、呼应着,只把柔韧的腰弯到有几份悲壮的程度,就又挺起来,然后随了风继续那哀而不伤、伏而不倒的动人舞蹈。
      ⑦是的,水在流动,风在跑动,岸在移动,在变动不居的河流里,在变动不居的岁月里,芦苇们不知听到了谁的暗示,不声不响地在低处做着准备,然后集结成浩荡的军队呼啦啦开出来,就在流动的河里,流动的时间里,流动的生活里,切割了这么一些安静的、绿色的岛屿,宣告美的征服和温柔的占领。让我们看到:许多东西在不停地变化、流逝,许多事物在无可挽回地快速远离我们,但是,仍然有一些东西没有变,仍然有一些可爱的事物停留了下来,并且远远近近地陪伴着我们,它们时时眺望着我们,也被我们时时眺望,比如:你正在凝视的那一片片芦苇,此时,它在接受你投去的目光,它那么安静,深邃,它似乎要把你清澈、深情的目光收藏起来,把你的美好年华收藏起来,若干年后,当你老眼昏花了,它再把它收藏的你青春的情怀,把它收藏的你早年的目光,都还给你,重新放进你的瞳仁。
      ⑧到了秋天,苇花如弥漫的白雪,被覆盖的河滩成了起伏的雪原,走近它,你能听见大地深长、细微的呼吸,你能感受到一种只有从风浪和霜寒中一路走来才会有的那种深沉、忧郁、而依然保持着纯真情操的成熟之美和内在之美。在苇花的雪浪里行走,你会重新发现你内心深处原来有一片柔软地带,此时它正在落雪,正在不断展开灵魂的空阔和洁白。
      ⑨许多个秋夜,我来到苇花飘曳的河滩,月亮小心地、踮着脚轻轻从上空走过,生怕让这唯美、柔弱的梦受惊。月光落下来,一层层落在苇花上,天上的雪与地上的雪相遇了,尘世的梦与天国的梦汇合了,我目睹并参与了两个梦的交接仪式和汇合过程,并荣幸地成为那超现实梦境中的一个细节。我在大地的一隅邂逅了天堂。
      ⑩不止一次,我在秋日里看见过这样的情景:一对对情侣在苇花的白雪里走着走着,置身于大自然纯美的诗的意境,即使再没有诗意的人,这时候看过去,也有了几分空灵和超凡气息。我想,也许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人,以后也将过着庸常甚至琐碎的日子,然而,这一刻,大自然的诗意使他们凡俗的岁月有了经典的记忆,雪白的苇花漫过他们初恋的时光,即使到老了,什么都忘记了,也许他们仍记得那雪白的苇花,以及那贴着苇花飞过的雪白的鹭鸟,还有头顶那雪白的云。这记忆的底色,将漂白时光里沉积的灰暗,在纷繁甚至浑浊的色彩里,他们一生里都将坚持对洁白的崇拜。当他们在尘世间走出去很远,停下来回望,总能望见过去的白雪,那是多么纯真的雪啊。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蔷薇几度花
丁立梅
① 喜欢那丛蔷薇。   
② 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③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⑤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⑥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 , 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⑦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⑪“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⑫“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
⑭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奋发向上的钱三强

笑  笑

    浙江绍兴的古越藏书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窗槛雕斗,颇为雅致,是个书香花香同芳、地气人气俱旺的地方。

20世纪初,这里曾住过一户钱姓人家,主人钱玄同,早年留学日本,是我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他年轻时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曾参加过《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1913年10月,正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大学担任国文教授的钱玄同,接到了来自家乡绍兴的喜讯:他有儿子了!异常喜悦的钱玄同,给儿子取名叫“秉穹”,意思是说,掌握苍穹,控制宇宙!

    不难看出,博学而思想开明的父亲,对儿子寄予了怎样的厚望!在小秉穹出生9个月后,钱玄同就把他和妈妈接到了北平,住进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学子弟学校——孔德学校。

    天性聪明的钱秉穹在父亲的教育下,在孔德校风的熏陶与感染下,自幼养成了爱好读书的习惯,什么书他都喜欢读读,读不明白就问。

转眼,钱秉穹6岁了,该上学了。由于他在父亲身边接受了很好的启蒙教育,因此,孔德学校根据他的实际文化程度,让他直接插入二年级。

孔德学校是一所开明的新式学校,当时的校长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学校除抓德、智、体三育外,还强调美育与劳动,对音乐、图画、劳作课很重视。而且孔德学校师资力量较强、阵容整齐,老师们的水平足以胜任高中的教学工作。

有着这么优良的学习环境,再加上钱秉穹自幼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胸怀大志,奋发上进,因此,虽然他是跳级生,在班上年龄最小、个头最矮,但是学习成绩很快跃居前列。而且,他热爱体育,是运动场上的一名健将。刚进初中,年方13岁的他就成了班上“山猫”篮球队的队员,在比赛中,他的个人技巧、拼搏精神和集体意识都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一次,一个体质瘦弱的同学给钱秉穹写信,信中自称“大弱”,而称秉穹为“三强”。这封孩子们之间互称绰号的调皮信,恰巧被父亲钱玄同看见了。

“你的同学为什么叫你‘三强’呀?”钱玄同风趣地问。

    “他叫我‘三强’,一是因为我在家排行老三,二是因为我喜欢运动,身强、手强、力强。”钱秉穹笑嘻嘻地回答了父亲的询问。

钱玄同先生一听,连声叫好:“我看这个名字起得好。不过,你不能光是身体强壮,‘三强’,也可以解释为立志争取德、智、体三个方面样样强。”

    “父亲,我知道了!”钱秉穹挺直身体,朗声答道。

    “我看‘三强’这个名字很好,干脆,你就改名叫钱三强?”

    “好啊!”本来就很喜欢这个外号的钱秉穹,欣然同意了父亲的建议,从此,钱秉穹就正式改名为钱三强了。这个名字,时时激励着钱三强,使他日后在学业事业上一强再强。他23岁就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24岁远赴法国留学,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指导老师是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

他对原子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的发现,以及分裂机制的合理解释,深化了人类对核裂变的认识。

1948年,钱三强回到祖国,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原子核研究的人才,对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选自《小爱迪生》)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黄金星球

星新一

       飞船窗外,一望无垠的宇宙密布着星群。

       博士是地质学家。现在正进行着宇宙行星考察航行。

       他身边的人是驾驶兼助手,也是他的夫人。

       此时,通讯机收到了微弱的SOS电波。

        “……SOS、SOS,我发现了黄金的行星。可是……哎呀!糟了!

       接着,电波中断了。

        “快回答!”几次呼叫都没有回音。

       博士说:“快查发出电波的方位,就向那个方向前进!”“查到了。可是,按规定,收到求救信号,必须首先和基地联络。”“我知道,可是,方才的通讯里不是说过什么黄金的行星吗?通报给基地就难以保密了。让我们快点行动吧。”

       意见取得一致,他们确定了航线,加快了速度。

       宇宙飞船笔直地滑过太空。一会儿,前方出现了一颗行星。

        “用望远镜观察!”博士说。“从四处的炊烟来看,似乎有居民啊。”“有看到黄金吗?”“在草原和山坡上,尽是些发出黄色光亮的岩石。”

       博士拿过望远镜观察。“是真货。太好了!”他高兴地说。

       宇宙飞船降落在一片广阔草原中间。

       居民们从远处向这边窥视。博士道:“喂,到外边去吧。不要忘记带好武器。如果居民靠近,就毫不留情地发射光子枪!”

       在绿色的草原上,布满了大大小小奇形怪状发出金色光辉的岩石块。

       博士走近一个岩石块,利用仪器进行精密检测。“确实是真金。几近纯金。”“我们发财了!”“是的。这个地方对其他人要保密。”两人手舞足蹈。“装上宇宙飞船吧!”

       纯金分量很重,但两个人就像往巢里运食的蚂蚁一样,豁出命来加紧搬运。

        “哎呀,危险!”博士突然喊了起来。起初还在远处窥视的几个居民正在悄悄地向这边走近。博士端起了光子枪,扣动了扳机。居民们停住了脚步。他们也有人喊着什么,但是博士再一次用光子枪恫吓的时候,就都慌忙逃开了

        “必须在天黑以前装完,说不定他们趁黑夜还要再来。”“回去先用黄金买一艘大型运货飞船,再用它来运更多的黄金。”

       很快飞船里的仓库装满了。虽然还想再装一些,但是很遗憾,只好作罢了。

       宇宙飞船缓缓起飞。由于黄金的重载,宇宙飞船摇摇晃晃,最终摇摆起来。

        “糟了!如果不快逃出去就要爆炸了!”“等一等,先发出求救信号吧。”博士开始发信号,“SOS、SOS,发现了黄金的行星。可是……哎呀!糟了!

       红灯一亮一灭。两个人立刻跳伞逃出舱外。飞船坠落到地上,粉碎散开。

       两人得救了,可是未来的计划全完了。

       夫人发出惊叫:“哎呀!居民们从四面靠拢来了!”

       居民向他两人逼近。

       博士豁出去了,他故作笑脸地对居民搭讪着。“你好!今天天气真好啊!”

       这样一说,那些居民也都寒暄致意。“欢迎!”

        “你说什么?……”博士和夫人瞪圆了眼睛,“你们……懂得地球的语言,这可……”“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因为我们就是地球人嘛!”居民们说。“可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博士急促地问。

       …………

       两人了解了事态真相,懊恼地抱住了头。

(选自湖南人民出版社《星新一短篇小说选》,1996年版,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未接来电

水竹

    ①清晨,起床去卫生间,下了床却习惯性去拿手机,先看下时间6:20,然后就瞄到有个未接来电,上面显示“老王”,脑子里立即血往上涌,心里咯噔一下,一边回拨电话,一边胡乱地想着,是不是我爸脑梗又犯了?未接来电是二十分钟之前,可千万别有什么事呀!

    ②这么害怕的原因是,前段时间,我爸来我家小住,可能是由于天气突然变冷,有天中午,他突然觉得左侧的手脚发麻,说话也说不清楚,我赶紧把他送去了医院。

    ③医生说这是一过性的脑梗,有的自己能恢复过来,像我爸这种,持续二十分钟就自己好了,有的恢复不过来,就比较麻烦……

    ④记不清我爸这是第几次因为类似的情况住院,说真的,每次都把我吓个半死。医生说,也不要过于紧张,现在老年人这种情况多,也没有很好的根治办法,只说清淡饮食,适度运动,这次发现血糖也有点高,让尽量少吃米面。

    ⑤住院一周后出院休养了段时间,我爸说在城里住得憋得慌,感觉像坐牢,坚持回老家了。

    ⑥在电话拨通等待的期间,我非常懊恼睡前没有检查手机,可能是白天开会把手机设成静音忘记调回来。我不停地祈祷老爸赶紧接电话,每滴一声,一分一秒都是无比漫长和煎熬,心想别晕过去了,不然老年手机的声音响起来,震耳欲聋的他不可能听不到啊。越想越怕,眼泪都急出来了,电话还是没人接。

    ⑦紧接着又打了一遍,很快就接通了,听到我爸熟悉的声音,心里顿时轻松了一些,我哽咽着问,爸,你没事吧?!

    ⑧爸说,怎么了,没啥大事呀,不是医生说不让喝米粥嘛,你给买的豆浆机收到了,但我按照说明书使用,为啥响了一会儿,又停了,然后再响一会儿又停了,是不是寄的路上被摔坏了!?

    ⑨我听后彻底松了口气说,没事儿,停下来的时候是在加热,反复几次,等滴滴的声音响了以后就完全熟了,也打好了,倒出来冷一下就可以喝了。

    ⑩他说“那我挂了,我得赶紧盯着去。”

    ⑪“不用盯。”我说。

    ⑫“不看着哪能行?”他坚持道。

    ⑬我说:“好,那你看着吧。”

    ⑭挂了电话,我打了个冷战,才发现身上寒意彻骨,寒冬清晨,我只穿了件单层的睡衣,站着那么久也没觉得冷,也忘记原本起来是要去卫生间的。

    ⑮再躺回床上,几乎冻僵的身体被一点点地暖回了知觉,我却像婴儿般缩成一团,仍心有余悸。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一个深夜或者是清晨,特别害怕听到手机铃响,最害怕的是我爸打来的,他年纪大了,又一个人独住,生怕他哪儿不舒服,我没有在身边,不能及时送去医院而发生不测。

    ⑯思来想去,我总结了一下这么焦虑害怕的原因,是平时对父亲的关心太少了。如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陪在他左右,现在通讯这么发达,经常打个电话问候一下,随时掌握情况,或许我就不会胡思乱想,也或者是平时父亲打电话来时,我能多点耐心,不要问有事没事,没事挂了忙着呢,这样敷衍应付,他可能会多打几次电话过来,也不至于他不到万不得已才会偶尔一个电话过来,就把我吓破了胆。

    ⑰如果你和我一样,害怕听到父母的电话,那也恰恰说明,你对父母关心度不够。因为所有的恐慌和胡猜乱想,都是因为茫然和未知。凡事用心了努力,就会知己知彼,自然胸有成竹,也能泰然处之,做事如此,孝心亦是啊。

(《亳州晚报》2018年12月3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个人的麦田

①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在陪读。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因为,整整三年,我的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我,我虽然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见到那些陪读的父母,心里还是隐隐发酸,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 , 我并不是孤军作战。

②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惊讶地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

③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④六月,阳光如炽,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要把镰刀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啦啦队。

⑤田间休息,我给父亲端上了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父亲可以在他的麦田纵横驰骋,只是他没能教会我,或者说,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教会我。

⑥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如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那个我帮不上。”

⑦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在这里,镰刀是笔,麦子是墨,麦田是纸,父亲在麦田挥毫泼墨。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

⑧阳光烘烤着麦田,我拖着沉沉的步子。羞愧地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而我是其中最大的一株吧。

⑨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 , 因为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考场上,我在恣意挥毫;麦田里,父亲在挥汗如雨,我们在各自的麦田里收获着自己的“麦子”。

⑩那年,我考取了一所重点院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栉风沐雨,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有我的麦田,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

(选自《意林》,作者洛水,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