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前,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如图所示,若蜡烛、凸透镜在当前位置,应向(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烛焰的像是倒立的、(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填“照相机”或“放大镜”)上.
(3)、在(2)的基础上,若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将得到倒立的、(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当蜡烛燃烧逐渐变短时,为了使像还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向(填“上”或“下”)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
举一反三
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可确定此凸透镜焦距约是10cm.

【评估实验的方案】

方案甲: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案乙:除甲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案丙: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以上三种方案中,哪些是科学合理的:{#blank#}1{#/blank#}(选填“甲”、“乙”或“丙”).

【解决实验中问题】

①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装置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烛焰,应将烛焰向{#blank#}2{#/blank#}(选填“上”或“下”)调节.

②小丽同学做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请你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①{#blank#}3{#/blank#},②{#blank#}4{#/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