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赣州市青龙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一: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与此同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
——岳麓版《选修一》
材料二: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三: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材料一 下列“鼻子套国环的青饲牛享(左图)“和“铁制农具(右图)”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文物。
材料二 “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
材料三 东汉刘秀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唐玄宗坚持改革政略,整肃史治,发展生产,国家空前繁荣富强。
材料四 清前期在江南一带大面积推广双季稻,明代引进的玉来、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也在全国范围普遍种植,“种一收千,其利器大”。粮食高产,农产品丰富,劳动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农耕文明的灿烂余晖,使明清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