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检测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解释下面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       清:

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状         名:

(3)、翻译句子。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捕蛇者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造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飘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有删改)

【注释】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古诗文阅读;班级开展“欧阳修”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乙】峡州至喜亭记 
欧阳修

岷江之来,合蜀众水,出三峡为荆江,倾折回直,捍怒斗激 , 束之为 , 触之为旋。顺流之舟顷刻数百里,不及顾视,一失毫厘与崖石遇,则溃漂没不见踪迹。故凡蜀之可以充内府、供京师而移用乎诸州者,皆陆出,而其羡余不急之物,乃下于江。夷陵为州,当峡口,江出峡始漫为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

虞部郎中朱公再治是州之三月,作至喜亭于江津,以为舟者之停留也。夷陵固为下州 , 廪与俸皆薄 , 而僻且远,虽有善政,不足为名誉以资进取。朱公能不以陋而安之,其心又喜夫人之去忧患而就乐易,《诗》所谓“恺悌君子”者矣。 自公之来,岁数大丰,因民之余 , 然后有作,惠于往来,以馆以劳,动不违时,而人有赖,是皆宜书。故凡公之佐吏,因相与谋,而属笔于修焉。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丙】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注释】①殊乡:异域,他乡。②慰客:迁客。③沥酒:洒酒于地,表示祝愿或起誓。④朱公再治:指朱再治,时任峡州知州。⑤下州:偏远州县。⑥廩(lǐn):米仓,这里指官员的供给。⑦薄:少。⑧恺悌(kǎi tì)君子:泛指品德优良、平易近人的人。⑨岁数:年年。⑩余:生活富足、有余。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