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遂宁市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诊断考试试卷
材料一:唐代出现了大绢丝、小彩头、丝锦行、绢行、米行、生铁行等行会名称。诸行设行头,《周礼注疏》载:“肆长,谓一肆立一长,使之检校一肆之事,若今行头者也。”行头的责任是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有时行会还要协调官府平抑物价,稳定市场。宋代的“行”也称作“团”,“不以物之大小,皆置为团行,虽医卜工役,亦有差使,则与当行同也”。如纺织业中有了独立的染坊,染色行业中因为夹缬新工艺的出现,于是有了专门从事雕造花缬的技工。之外,还有刻丝,刺绣等新工艺行业的出现等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1901年,清王朝提出了振兴实业的政策,但绅商领袖和商务官员之间缺少联络,难以适应对外商战的急剧升级,建立商会便提上了日程。1902年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成立,1903年清廷设立商部,之后颁布《商会简明章程》。但振兴工商政策遭遇了不少地方官吏拒不执行,拖延应付等障碍。商部上奏朝廷,并向全国商人发出了建立商会的号召。1904年5月,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正式改组为上海商务总会,并在1905年联合21处商会发起“抵制美货”运动。到1906年,全国范围内共成立商务总会30处,商务分会147处。
——摘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年份 | 生产资料 | 半制成品 | 制成品 | ||||
农产品 | 手工开采 | 机器开采 | 手工 | 机制 | 手工 | 机制 | |
1903 | 26.8 | 0.2 | 0.2 | 17.2 | 14.7 | 32.9 | 8.0 |
1910 | 39.1 | 0.2 | 0.5 | 13.1 | 11.9 | 28.3 | 6.8 |
1920 | 36.4 | 0.9 | 2.8 | 8.2 | 12.3 | 31.2 | 8.3 |
1930 | 45.1 | 1.2 | 3.4 | 3.5 | 12.2 | 27.1 | 7.4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