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苏州市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 )
A、
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B、
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
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
D、
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
举一反三
“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活动。从云南开始的……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国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材料评价的是( )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混战纷争的动乱之中。下列军阀和首领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之所以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 )
下图所示,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但孙中山为进步定了基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之上继其遗业。材料中的“痛苦与失序”不包括( )
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按照孙中山的命令自上海潜回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司令部,宣布江西独立……黄兴……宣布江苏独立……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重庆等地也先后举兵讨袁,宣布独立。导致材料事件发生的原因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六、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五、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四、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三、中国古代的科技、建筑与思想文化)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