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海南省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下面先变红,上面后变红 | B.上面和下面一起变红 |
C.上面先变红,下面后变红 | D.以上均有可能 |
同学们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溶液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如图),溶液变成了红色,但是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为此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甲:可能是酚酞溶液变质的缘故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氢氧化钠与酚酞混合后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的缘故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常用酸碱指示剂,遇碱性溶液变红。
【讨论分析】
(1)甲同学提出猜想后,很快被小组同学否定了,其理由是{#blank#}1{#/blank#} 。
(2)经过思考,大家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其理由是{#blank#}2{#/blank#} 。
【实验设计】
(3)为验证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 | 实验目的 | 现象结论 |
①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某氢氧化钠溶液。 | {#blank#}3{#/blank#} 。 | 溶液先变成红色,一会儿红色又消失。 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
②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然后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 {#blank#}4{#/blank#} 。 |
(4)为验证丁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方法 | 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
方案一:分别配制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取少量并滴加2滴酚酞溶液。 | 质量分数小的溶液中红色不消失,质量分数大的溶液中红色会消失,则证明 {#blank#}5{#/blank#} 。 |
方案二:{#blank#}6{#/blank#} 。 | 出现红色且不褪去,结论同上。 |
【知识拓展】
(5)若将质量分数为10%和2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blank#}7{#/blank#} 。
A.10% B.15% C.20% D.30%
①甲实验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乙实验现象是{#blank#}1{#/blank#}
②将反应后甲乙两试管中的溶液部分倒入烧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由此猜想反应后乙试管中溶液的溶质:
a.NaCl、HCl b.{#blank#}2{#/blank#}
③为了验证猜想a,某同学对乙试管中剩余溶液,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1 |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blank#}3{#/blank#} | 猜想a成立 |
方案2 |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Ⅰ.方案2不合理的理由是{#blank#}4{#/blank#}(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下列物质代替石蕊试液,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其中不正确的是{#blank#}5{#/blank#}(填序号).
A.铁粉 B.碳酸钠粉末 C.氧化铜粉末 D.氢氧化钠
④利用酸的性质测定锌铜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Ⅰ.氢气的物质的量是{#blank#}6{#/blank#}mol.
Ⅱ.求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