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材料一:(民族)被设想为由平等的成员组成的主权共同体,在一个又一个的欧洲国家里,封建的“等级社会”相继被以世俗、平等为原则并宣称人民主权的社会所取代,这些社会被重新界定和重新建构成民族国家。
——美•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是建立在“华夷之辨”的族群认识论基础之上,在方法论上常常表现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夷夏大防”式的狭隘的种族主义。到了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也带来了西方的民族主义,它直接促使中国民族观念的近代化。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追求国家民族独立,摆脱帝国主义压迫,走繁荣富强道路的指导思想。从完整意义上说,它包括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清除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第一卷》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就是人们越来越自觉地将注意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力求在市场经济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
——姜义华著《现代性:中国重撰》
中国近代史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时间 | 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 |
中国近代史前期 (1840—1919年) | 19世纪40、50年代 | 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
19世纪60—90年代 | 洋务运动 |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
中国近代史后期 (1919—1949年) | 1919—1949年 |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 |
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两个以上信息提炼一个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