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肇庆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明清时期平均每年发生水旱等自然灾害超过18次,农业发展形势严峻。但是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了3亿亩,不到50%,而人口却增加了近3倍。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统一安定与民族融合 B、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了革命性变化 C、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 D、政府推行以土地为主的赋税政策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形成了行政城市层级体系,城市的行政地位越高,城市也就愈能得到发展。城市管理亦是如此,如国家重京城,既设有复杂的管理机构,又颁布了大量法律进行管理。而在基层社会组织中,则是以民间法形式实施管理的。大体上包括行会法、慈善组织规则及城市街坊组织规则和习惯法。城市是统治乡村的据点,并无自治地位,而城市在经济上也严重依附乡村,城市统治者兼管乡村和城市,使得城市没有独立的行政地位,城市基层组织与农村的基层组织也大致相同,也不存在西方中世纪那样完备的城市管理法。

——摘编自郭雪飞《传统到近代:中国城市管理理念的演变》

材料二:晚清时期,伴随着开埠通商,中国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传统的城市体制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开办警政管理城市,还设立了商务局等经济管理机构。清末新政时期,警察机构开始在城市广泛设立。中央成立了商部,制定了商法,近代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管理机构也开始建立,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初步确立。张之洞、梁启超、张謇等在租界示范效应的影响下,积极推动地方自治。城市自治章程的颁布和实施,打破了原来城乡合治的管理体制。

——摘编自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

 货币的流通,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晴雨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白银的货币化与货币的白银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宋代以后,白银的价值尺度功能开始强化。明代建立后,政府发行“洪武通宝”铜钱和“大明通行宝钞”纸币作为法定货币,禁止金银作为货币流通交易.但由于宝钞发行过滥、持续贬值,正统一成化年间(1436-1487年),白银逐步取代官方的纸币和铜钱,成为民间市场交易的主要媒介。

——张翼《1550-1830年中国白银流入及其影响》

材料二金融界诸多学者达成了一个共识:二战结束以后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而美元现在出现严重困难,这个困难主要表现为新的特里芬难题出现,即为美国GDP占全球GDP比重持续下降,美国债务占全球债务的比重在持续上升,美元作为一个锚货币开始漂移了,那么就进入一个寻锚的过程,这时候就需要其他货币,至少作为锚之一来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是最有希望的货币之一。

——《全球金融一体化增强》

材料三电子商务风靡全球,表现在金融上,就是以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网上证券交易、网上保险销售和网上外汇买卖等为标志的数字金融业的兴起。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为了在全球竞争中取得规模优势,不断进行购并和重组,形成跨国大型金融集团之趋势日益明显,合并后花旗集团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金融业务于一身,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的1亿多客户,这种合并无疑加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

——摘编自来绵茂《国际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