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材料一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论证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
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扩大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材料二
1927年,南昌起义时使用的信号灯、军号、手电筒等 | 1930年底,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部电台”。这是红一方面军最早的电台 | 人民解放军利用缴获的设备改善通信条件,图为1948—1949年三大战役期间毛泽东手书电文的复制品 |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张志怡《红色记忆:党的建设》
材料三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中国优秀史学遗产和优良史学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有许多契合之处,具体如下: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 | 中国优秀史学遗产和优良史学传统 |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 重视历史、重视史学 |
研究历史以探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为基本宗旨 | 明理、明道、通古今之变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民本思想 |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 | 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以衣食为本 |
历史不是“神”的启示,而是人的启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启示 | 彰往察来、知古鉴今、以史为鉴 |
——摘编自瞿林东《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的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任选表中某一对或者整体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修改、补充或提出新关系,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