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为测定铜铁合金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先称得两份质量均为m克的合金粉末,然后甲乙两名同学分别按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
甲同学方案:合金粉末 过滤,将得到固体洗涤、干燥、称量,称得质量为a克.
乙同学方案:合金粉末 过滤,将得到的固体洗涤、干燥、称量,称得质量为b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方案中,反应开始发生时的明显现象是
(2)、实验结束后,甲同学计算出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乙同学计算出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经过同学们讨论,一致认为同学的计算结果是错误的,原因是

举一反三

丙烷是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厨房通风不好,燃气灶燃烧不充分,容易造成中毒现象。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并设计实验,对丙烷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氧气不足,丙烷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含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①其化学式为CH3CH2CH3;②丙烷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③白色无水硫酸铜可用于检验水的产生,遇水变蓝;④通入二氧化碳后,溴麝香草酚蓝水会由蓝变绿再变黄。

【猜想与假设】

(1)猜想一:丙烷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一氧化碳;

猜想二:丙烷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猜想三:丙烷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经讨论,小组同学很快否定了猜想{#blank#}1{#/blank#},理由是{#blank#}2{#/blank#}。

【实验探究】

该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从当地高校化学实验室获取了足量的丙烷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样品,将其通入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现象与结论】

①A装置中,白色的无水CuSO4变蓝;

②C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水由蓝变绿再变黄;

③E装置中,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F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水由蓝变绿再变黄;

(2)结论:通过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说明上述猜想{#blank#}3{#/blank#}正确。

【实验反思】

(3)实验设计时,D装置很重要,D装置中的X溶液是{#blank#}4{#/blank#}(填化学式),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lank#}5{#/blank#}。

【拓展应用】

(4)一氧化碳容易与运输氧气的某种蛋白质结合,让人中毒。请你谈一谈,若遇到一氧化碳泄漏的情况,你的做法是{#blank#}6{#/blank#}。

某铁锈成分为 , 兴趣小组探究此铁锈组成并模拟工业炼铁原理。

[查阅资料]

失去结晶水温度为110℃;

② 温度高于 500℃ 时铁的氧化物才能被 CO 还原;

③ 碱石灰的成分是NaOH和CaO。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供大家讨论。

(已知: )

先将D装置温度控制在200℃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再将温度升高到500℃以上的高温,继续加热。

       

[讨论交流]

(1)甲同学认为装置A中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B、C装置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B、C中应分别盛放{#blank#}1{#/blank#}(选填字母序号)。

a.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2)乙同学认为,停止实验时,应该先停止对D装置加热,此时应继续向D中通入气体至冷却,原因是{#blank#}2{#/blank#}。

[实验探究]

(3)开始进行上述实验时,应先点燃A装置中的酒精灯,一会儿后对D玻璃管加热,原因是{#blank#}3{#/blank#}。
(4)对D装置进行500℃以上的高温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lank#}4{#/blank#}

[实验结论]

(5)称取一定量此铁锈样品,实验结束,冷却后称量,装置E增重5.4g,装置F增重13.2g。则样品中 中 x={#blank#}5{#/blank#}。
(6)若缺少G装置,中x的值会{#blank#}6{#/blank#}。(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反思评价]

(7)有同学认为该装置有缺陷,你认为“缺陷”是{#blank#}7{#/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