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围绕“碳中和”的一系列内容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 分析“碳中和”的思路
【分析讨论】
(1)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要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种思路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种思路是{#blank#}1{#/blank#}。
任务二 探究“海洋固碳”原理
【查阅资料】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聚集地。据测算,地球上每年使用化石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
被海洋中的海水、浮游植物、藻类生物等吸收。
【分析讨论】
(2)同学们结合生物学知识,认为藻类生物与浮游植物一样,都是通过{#blank#}2{#/blank#}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这一方法属于“生物固碳”。
【作出猜想】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原理是水溶解了二氧化碳。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对猜想进行验证。
实验装置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http://tikupic.21cnjy.com/ct20241o/74/19/74194335ba6882617b255c2dea40cdf6.png)
| ①用软塑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用橡胶塞塞紧瓶口 |
| 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原理是水溶解了二氧化碳 |
②用注射器盛装 水,将针头扎过橡胶塞,并将水全部推入瓶中,振荡 | 软塑料瓶先变硬,振荡后恢复原状 |
③取软塑料瓶中的液体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 液体变浑浊 |
【反思评价】
(3)小林认为上述实验不能得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原理是水溶解了二氧化碳”的实验结论,因为{#blank#}3{#/blank#}。
任务三 了解“人工固碳”技术
【查阅资料】“人工固碳”就是用各种手段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储存或者利用。
【方法一】将捕捉的二氧化碳压缩后,压回到枯竭的油田和天然气田或深海进行封存。
(4)从微观角度分析,二氧化碳被“压缩”后“封存”,这是因为{#blank#}4{#/blank#}。
【方法二】
(5)小张同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简易
捕捉器,此方法中采用“喷雾”的优点是{#blank#}5{#/blank#}。
![](http://tikupic.21cnjy.com/ct20241o/3d/ce/3dce6d600c17d357c11f966f369385e1.png)
【方法三】
的转化:一种实现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二甲醚
的途径如下:
![](http://math.21cnjy.com/mml2svg?mml=%3Cmath+xmlns%3D%22http%3A%2F%2Fwww.w3.org%2F1998%2FMath%2FMathML%22%3E%3Cmrow%3E%3Cmsub%3E%3Cmrow%3E%3Cmtext%3ECO%3C%2Fmtext%3E%3C%2Fmrow%3E%3Cmn%3E2%3C%2Fmn%3E%3C%2Fmsub%3E%3Cmover%3E%3Cmo%3E%E2%86%92%3C%2Fmo%3E%3Cmi+mathvariant%3D%22normal%22%3E%E2%91%A0%3C%2Fmi%3E%3C%2Fmover%3E%3Cmi+mathvariant%3D%22normal%22%3E%E7%94%B2%3C%2Fmi%3E%3Cmi+mathvariant%3D%22normal%22%3E%E9%86%87%3C%2Fmi%3E%3Cmfenced+close%3D%22%29%22+open%3D%22%28%22%3E%3Cmrow%3E%3Cmsub%3E%3Cmrow%3E%3Cmtext%3ECH%3C%2Fmtext%3E%3C%2Fmrow%3E%3Cmn%3E4%3C%2Fmn%3E%3C%2Fmsub%3E%3Cmtext%3EO%3C%2Fmtext%3E%3C%2Fmrow%3E%3C%2Fmfenced%3E%3Cmover%3E%3Cmo%3E%E2%86%92%3C%2Fmo%3E%3Cmi+mathvariant%3D%22normal%22%3E%E2%91%A1%3C%2Fmi%3E%3C%2Fmover%3E%3Cmi+mathvariant%3D%22normal%22%3E%E4%BA%8C%3C%2Fmi%3E%3Cmi+mathvariant%3D%22normal%22%3E%E7%94%B2%3C%2Fmi%3E%3Cmi+mathvariant%3D%22normal%22%3E%E9%86%9A%3C%2Fmi%3E%3Cmfenced+close%3D%22%29%22+open%3D%22%28%22%3E%3Cmrow%3E%3Cmsub%3E%3Cmtext%3EC%3C%2Fmtext%3E%3Cmn%3E2%3C%2Fmn%3E%3C%2Fmsub%3E%3Cmsub%3E%3Cmtext%3EH%3C%2Fmtext%3E%3Cmn%3E6%3C%2Fmn%3E%3C%2Fmsub%3E%3Cmtext%3EO%3C%2Fmtext%3E%3C%2Fmrow%3E%3C%2Fmfenced%3E%3C%2Fmrow%3E%3C%2Fmath%3E)
(6)反应①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单质为{#blank#}6{#/blank#}(填化学式)。
【成果分享】通过项目式学习,同学们了解了“碳中和”的思路、原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