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西藏林芝二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响与规模已经构成另一种全球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看,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网络的历史潮流。反全球化事实上并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但是,靠街头抗议解决不了问题。同样,漠视反全球化现象对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也不利,应该建设性地思考如何拥有一个合理的全球经济与全球社会。
——摘编自庞中英《值得深思的反“全球化”浪潮》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这一主题,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时间 | 语言战略 |
20世纪50年代 | 美国教育经费大增,俄语和东欧研究成为政府支持重点 |
20世纪80年代 | 美国政府特别重视日语、汉语及其相关研究 |
21世纪初 | 阿拉伯语普什图语等中东语言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语言 |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成为世界上石油消费量最多的国家。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OPEC的阿拉伯成员国对西方国家实施了石油出口禁运。同年,尼克松废除了一贯以来实行的石油进口定额限制,美国政府同意放宽美国石油公司在中国及其近海水域的业务限制。另外,基辛格倡导通过谈判和协商来维护石油市场的稳定,最终成功说服了沙特承诺以美元作为石油出口的定价,在出口石油时以美元作为唯一的结算货币。美国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开发利用页岩油和页岩气的政策,这些政策让页岩油气开发商获得了低成本融资,1976年,美国政府正式启动东部页岩气的开发。2007年以后,美国的页岩油气产量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并引发了美国的“页岩革命”,最终帮助美国重新成为油气出口国。
——摘编自赵玥《基辛格和石油》
材料二 中国石油发展历程
年份 | 重大历史事件 |
1950 | 燃料工业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石油工业会议,确定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
1959 | 玉门油矿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形成了著名的“玉门风格” |
1960 | 在大庆开展石油会战,三年后,中国石油可以基本自给,后勘探开发了胜利、辽河油田 |
1978 | 原油年产量突破1亿吨,缓和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 |
1985 | 我国首个对外合作油田——埕北油田——投产,由中日两国合作开发 |
2013 | 石油净进口约2.8亿吨,石油消费4.98亿吨 |
2016 | 倡导制定《南海行为准则》,提出以协商谈判解决争议 |
2021 | 我国首艘智能深水钻井平台“深蓝探索”在南海开钻 |
——摘编自王树勇《中国石油工程百年发展历程》
材料 阿根廷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时间 | 主要大事件 |
1816年7月 | “拉普拉塔联合省”正式宣布独立。 |
1853年5月 | 制订了以美国宪法为蓝本的宪法, 成立了新的联邦共和国。 |
1862年10月 | 米特雷当选为联邦总统, 先后平息了两次叛乱, 结束了独立后的长期动乱和分裂的局面。 |
19世纪70年代 | 阿根廷现代化进程启动, 经济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 带来“这种增长的关键因素就是农牧产品的出口”。 |
19世纪90年代 | 小麦、玉米、蓖麻等农作物的出口迅速发展, 初级产品出口部门 的发展还推动了早期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食品加工工业。 |
20世纪30年代 | 进入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 |
1946-1955年 | 先后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 国家基本掌握了钢铁、石油、公共交 通等关键部门。 |
20世纪 70年代到90年代 | 随着国内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剧, 政府以私有化、美元化、贸易自由化等为基本内容进行全面经济改革。通过了《国家改革法》。 |
——摘编自钱乘旦、韩琦《世界现代化历程·拉美卷》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