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的传播,从内容来看是相差无几的,从形式来看也没有明显的变化。明清两代充分继承了前代的政治文化,又显现出一些其时代的特征。下列属于明清独特政治文化的是(    )
A、君权神授皇权至上 B、推崇理学剪除异端 C、忠孝伦理家国同构 D、先富后教开明统治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儒家思想要生生不息,就必须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积极接受和吸收外部的文化因素,才能适应阶级和时代发展的需求,获得常新的生命。

——摘编自陈炎《从儒学的历史演变看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

材料二: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农学很发达,仅农书即达三百余种,因为在自然经济基础为主体的古代中国,农业的繁荣和实现孔孟学说所憧憬的“德治”、“仁政”息息相关。在中国古代科技中,最为官方重视的便是天文学。由于中国文化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自然界的天体便有了伦理的属性,天文学也就成了佐证“天人合一”的自然知识与纲常伦理相契合的学科……儒家坚持“经世致用“济世拯民”的道德理想,所以古代的科技活动也就毫无例外的带有超强的工具性,并成为农业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由于儒家哲学偏重于“修身养性”,注重精神内涵,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客观上也限制了社会、科学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郭洪纪《儒学哲学与中国古代科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