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一:《日本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第二部分“盟国的权力”中关于“与日本政府的关系”规定,“最高统帅将通过包括天皇在内的日本政府机构及其代理机构行使其权力,但以能圆满地推行美国的政策为度”。美军进占日本之初,由于对日作战刚刚取得最后胜利,推行以非军事化和民主化两大原则为指导思想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解散日本军队、逮捕战犯、整肃军国主义分子、进行农地改革、解散财阀等。
材料二:《波茨坦公告》第十一条对日本赔偿问题的原则是:“日本将被准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实物赔偿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美国占领日本初期,对处理日本赔偿问题持比较积极的态度。《日本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占领政策》关于“经济上的非军国主义化”的规定严厉要求:“日本军事力量的现有经济基础,必须加以摧毁,并且不容许其恢复。”美国最初打算大量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作为赔偿,并在分配时向中国倾斜。1949年5月12日,美国政府单方面宣布停止实施1947年4月开始的拆迁赔偿方案。两年来实际拆迁的日本军工企业只有17家陆海军兵工厂,拆迁的机器设备16736台(件)。中国的对日索赔也半途而废。
——摘编自徐康明《战后初期美国主导下的日本拆迁赔偿计划》
获奖演说中颂扬的价值 | 所占的比重 |
和平(Peace) | 99% |
希望(Hope) | 92% |
安全(Security ) | 86% |
正义(Justice ) | 85% |
责任(Responsibility ) | 81% |
自由(Liberty ) | 80% |
宽容(Tolerance ) | 79% |
上帝(God) | 49% |
真理(Truth) | 38% |
——摘编自刘炳香《国际关系视野中的诺贝尔和平奖》结合世界近现代史对材料中的获奖演说中颂扬的价值(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价值)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材料 关于西方世界发展的态势,西方学者亨廷顿站在文明观的角度把现代世界划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学者站在天下观的角度也把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文明观的角度 | 天下观的角度 | ||
阶段名称 | 简单说明 | 阶段名称 | 简单说明 |
欧洲阶段 | 持续了数个世纪的西方的发展和扩张 | 民族国家阶段 | 西方的民族国家之间通过竞争而不断发展 |
美国阶段 | 20世纪美国的崛起和霸权 | 国家联盟阶段 | 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联合起来,以自由、民主为借口,干预、压制和剥削其他发展中国家 |
欧美阶段 | 在北约安全合作的基础上欧美加强经济和政治的整合 | 共生天下阶段 | 以天下人的福祉为根本取向,消除国家和文明之间的隔阂和差距,确保所有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和平共处 |
——摘编自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年)、成伯清《文明与天下:世界秩序的社会学想象》(2022年)
根据材料中一种或两种对现代世界的阶段划分角度提炼观点,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