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统练试卷
昆德拉说,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然而,没有负重,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
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呢?轻,还是重?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明确观点,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某公司要增设一名部门经理,本单位的员工张某、王某都相当符合条件,大家都劝他俩竞聘。张某表示对竞聘没有太大兴趣,只想过平淡的生活。而王某态度不同,积极准备,想通过此次竞聘取得相应岗位。
对这两个人的做法,人们的看法不一。你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10月30日,李云迪在韩国首尔艺术中心的演出中表演失误。担任客座钢琴师的他,在演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时,突然忘记要弹什么。韩国媒体称,最后李云迪只好停下来重弹,不过台下许多观众仍给予掌声鼓励,但李云迪被指演奏后急着走回后台,后来也没出来谢幕,有不少观众不满他的态度,演奏结束后还有人要求退票。随后,李云迪在微博上道歉,坦言是因为舟车劳顿导致。舆论继续发酵,有网友指责这是李云迪在娱乐圈过分“浸染”,荒废钢琴事业之故,证据是他担任肖邦钢琴大赛评委期间还请假参加黄晓明的大婚,随后又随黄晓明参加湖南卫视的两档真人秀节目。但也有网友认为,音乐会上演奏者出现失误的事时有发生,不必过度解读。
如何看待李云迪的失误?李云迪道歉对你有什么启发?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在某理工大学的校园里,一群挚爱种植的大学生想做有文化的“花农”,于是,他们引入《诗经》文化,在田野中栽种了近百种花卉。
对于这群学生“自由成长”的行为,有人认为,大学时光那么宝贵,理应花在汲取知识营养、增加实践阅历上,而不是浪费在花花草草上。相反,有人认为大学生活本该多姿多彩,自由成长,才能让学生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作为高中生的你,对诸如此类“自由成长”的行为,有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对高品质生活对精神家园厚度的向往与追求,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在公众欣赏水平、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的今天,“博物馆热”的出现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尤其是假期,带着孩子去博物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成为不少家长暑假安排的热门选择。但是,人群的喧闹声,嬉戏追赶的孩子,躺在两个座位上的游客,将一只腿放到座位上抠脚的参观者,脚踩栏杆地台打电话的游客……在重庆三峡博物馆的游客意见簿上,有多名游客都表示了对于“不文明参观行为”的不满,“感觉像在逛农贸市场”“参观时总会被他人的说话声打断思绪”。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封倡议书(统一用“复兴中学一学生”的名义)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美国媒体做过一个社会实验:一名男子在地铁站用小提琴演奏巴赫等人的作品,在他面前的地上,放着一顶口朝上的帽子。在45分钟的演奏时间里,大约有2000人经过,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大约20人给了钱就匆匆离开,他总共收到了32美元。没有人知道,这位卖艺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约夏·贝尔。他演奏的是世上最复杂的作品,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而在两天前,他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的门票售罄,聆听他演奏同样的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这个实验激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鸿雁传书到手机网络,我们的交流方式在改变,不变的是那纯粹真挚的情谊;《论语》《史记》等国学经典从皇家书苑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的阅读场景在改变,不变的是对先贤们深邃哲思的渴求;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热”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至今“归国潮”,我们的逐梦方向在改变,不变的是对梦想坚定不移的追求。
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发展,生活在改变。在变化着的时代里,我们亦看到了时代背后不变的底色。
面对这些“变”与“不变”,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又有何思考和联想?请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