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云南省南涧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国家的外交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基本方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四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新中国外交成就及其影响。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中苏论战的加剧,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与东欧国家(除阿尔巴尼亚外)的关系也出现不和。鉴于这样的情况,中国试图在外交上不再受制于苏联,在中间地带的国家中寻找同盟者。法国因为与美国的矛盾扩大,想要维持自己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做美国的附庸,对华政策方面也不用再跟随美国。戴高乐想用法中关系缓和来教导美国如何正确利用中苏分歧。阿尔及利亚问题解决后,双方不约而同地开始考虑中法建交问题。经过多次秘密谈判,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三个月内任命大使。”次日,中国发表声明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建交的。2月10日,台湾与法国“断交”。

不满于美国独断专行的法国总统戴高乐,率先在西方联盟上撕开了一个缺口。继法国之后,意、英、荷、西德等西欧大国分别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其原因不能排除法国的外交政策对它们的某种影响。西欧国家的这些外交举动,与美国的外交方针大相径庭,对美国继续执行顽固的漠视、仇视中国的态度是个极大的贬斥,也是对美国重新审视中美关系的鞭策。同期,除西欧之外,亚、非、拉也有十多个国家同中国先后建交,与美国毗邻的加拿大亦于1970年与中国建交。

——摘编自高嘉懿《冷战格局中的现实主义外交》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