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福建省上杭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不敢老的父亲

    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

    8岁时,父亲带我去学二胡,从家到少年宫,骑自行车足足要一个小时。等我放学了,他把我送过去,晚上9点再去接我。到家时,已经10点多了,我饭没吃,功课也没做,不得不继续奋战到深夜。于是,父亲决定买一辆摩托车,这样我就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我妈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能学会吗?”父亲握紧拳头,一边展示胳膊上的肌肉一边豪情万丈地说:“穆桂英53岁还挂帅出征呢,我是个大老爷们,小小摩托车还征服不了?”他胳膊上的肌肉松垮垮的,看得我一个劲儿地捂着嘴偷笑。

    我10岁时,父亲60岁,从单位光荣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个人多的街道,摆起了修鞋摊。收费低,活儿做得又好,常常忙得抽不出身吃饭。以前的同事闲逛到他的摊前,不解地调侃:“老黄,退休工资还不够花呀?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干这活。你这手艺什么时候学会的呀?”父亲一边抱着鞋飞针走线,一边爽朗地笑:“这么年轻就闲着,还不得闲出病来。”看着他沟壑丛生的脸,我忽然感觉有点难为情。

    我读高三那年,父亲执意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学人家搞陪读,还不辞辛苦地把修鞋摊也搬了过来。我上课时,他在家做饭;我放学时,他急匆匆出摊。饭做早了会凉,但他总是把时间掐得很准,每次我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可这样的话,他就只能饿着肚子干活,能吃饭时菜早已凉透。我帮他收摊,一个补鞋的中年妇女说:“你孙子都这么大了呀,干吗还这么拼命?让儿子养着就好了。”我站在旁边,脸上火烧火燎的,命令他:“以后不要再摆摊了,家里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他把脸一沉,气呼呼地说:“我还这么年轻,还能多挣点!”说这话时,他68岁,原本挺拔的腰身已经有些佝偻。

    大学时,远离家乡,我和父亲难得见上一面,所有的交流都靠一根细细的电话线维系。他总是在电话里说:“想买啥就买啥,别太寒碜,我还年轻,养得起你。”

    毕业后,我留在大城市发展,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自己离远方的父母越来越远,连电话都打得少了。偶尔打过去,父亲还是那一套话:“家里一切都好,我这么年轻,能有什么事儿啊?在外面好好干,别瞎操心!”听他这样说,我就真的很少操心,连谈恋爱、买房子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父母的经济支援。此时的父亲已经快80岁了,我知道他已经不年轻,但是我却一直以为他至少身体健康、没病没灾。直到母亲的电话打过来,我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秘密,我一直不知道。

    父亲病了,是脑出血。他一直有高血压,常年离不开降压药。他是在鞋摊前病倒的,中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年轻人都避之不及,何况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父亲躺在床上,高大的身躯被岁月打磨得像一片瘦小的叶子,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头发白得如一团蓬松的棉花。而一周前,他还在电话里对我说:“我还年轻……”看见我,父亲想要坐起来,并努力张大干瘪的嘴,做好了展示年轻的准备,但最终,只发出极低的声音:“我一直不敢老,怕我老了,你就没有父亲帮、没有父亲疼了,可我还是老了……”

    原来,这么些年,父亲一直在用行动和语言激励自己、强逼自己时刻保持年轻状态,好给我挣足够多的钱,给我足够多的帮助,给我足够多的爱,也给我足够多的从容与坦然,让我不会因为有一个年迈的父亲而自卑自怜!

    而我,居然根本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竟在他夸耀自己还年轻时,曾生出一丝厌恶与不满。如今,在父亲病床前,看着老如朽木的父亲,我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1)、父亲的“不敢老”体现在哪些事情上?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文中画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我站在旁边,脸上火烧火燎的,命令他:“以后不要再摆摊了,家里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

②父亲躺在床上,高大的身躯被岁月打磨得像一片瘦小的叶子,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头发白得如一团蓬松的棉花。

(3)、文章结尾写道“我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请分析“我”流泪的原因。
(4)、面对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我”接下来可能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请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第一人称简要叙述。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笑,不苦口的良药

梁姗姗

      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②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试。研究人员首先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 8 个小时。然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 20 人中有14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 19 人血流加速。最后,对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测试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

      ③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人持续大笑 100 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 10 分钟船的运动效果。只要发笑,嘴角和颧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 80 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还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

      ④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一张一弛之间,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生活需要笑声,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引人发笑或是接受别人开的玩笑,这意味着你掌握了社会密码,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争端,使别人接受你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通过微笑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

      ⑥笑虽然不用花钱买,不必向人借,却需要“投入”。常和爱笑的人相处,置身其中立马受到感染;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等资料,品味其间自是忍俊不禁;只要有时间,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使自己多笑几声。

      ⑦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子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重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捡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寻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自《海燕》2015年9期,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碎  暖

    包利民

    ①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我一边整理着杂乱的书籍,一边随着每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长着往事。忽然,便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是一本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正奇怪它怎么进入到我藏书的行列中。

    ②那张纸条已经泛黄,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师,我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那个时候,我刚刚到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很是有些语无伦次,下课的时候,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

    ③上大学时,我在学生会的宣传部,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板上写美术体大字。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快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我一看,上面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

    ④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他,也不怎么怕他。况且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有一次下午地理课,他在前面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了过去,好友接过后,便回抛了一个给我:“你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泡制了多张纸条,团成团四处抛飞。

    ⑤谁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竟落在了老师的讲台上。而恰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却没说什么,继续讲课。过了一会儿,他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数据。正低头读着,忽然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悄悄地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后记得叫上我!”那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而自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他也让我们明白,一个老师也完全可以不用绷着脸就能让学生从心里听从敬服。

    ⑥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曾经在一个幼儿园的墙上,看到许多纸条粘贴在上面,都是父母写给自己孩子的只言片语。比如说:“宝贝,妈妈不求你以后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只要你一生平安就好!”每一字每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我想,当长大的孩子们重回幼儿园,找到父母当年写给自己的纸条,心里该是怎样的温暖和感动。

    ⑦我的一个朋友被亲生父母遗弃,她却从不悲伤黯然,也从没有怨恨过抛弃自己的父母,她说她也有亲情,她同样在母亲的爱中成长。有一天在她家里,她小心地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已经塑了封,急促的字迹,仿佛临时匆匆写就。开始是一串年月日时,估计是她的生日,然后有几句话:“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

    ⑧记得一个高中同学跟我讲过,有一次他和家人呕气,便选择了离家出走,让他伤心的是,父母并没有阻拦他。及至在另一个城市走投无路,他偶然在衣服最里面的一个口袋里,发现一些钱和一张纸条,是母亲的笔体:“走够了就回家吧!”短短的几个字,瞬间消融了心里的坚冰,流淌着暖暖的感动。

    ⑨我常常流连于那些让人难忘的只言片语,那样的时刻,仿佛时光都走得那么轻缓。那些点点滴滴的暖,汇聚成爱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生命,才会于变迁中而不苍凉,生活,才会于坎坷中依然那么多情而美好。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王勃:这一生,太短;这一世,太长

叶寒

清秋里的一个黄昏,辽远空旷的马场上,华美的锦屏围出了一方天地。里面桌椅俱备,美酒佳肴皆齐。

而就在这片天地的正中间,有两只雄鸡正在激烈地啄斗。周遭围观的人皆涨红了脸,瞪大了眼睛,嘴里不时发出“斗!”“斗!”的声声喝彩。

却唯独有一人,仰起头看着天边的云霞,背影萧瑟而落寞。他便是王勃。

斗鸡场上,沛王兴致勃勃,定要他当即挥笔一篇《檄英王鸡》,以作挑衅。推辞不过,且欲展示自己的才华,他终是欣然应允。

“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遇风雨而胶胶,最足增人情思......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

沛王读罢,连连称许,并将自己的宝马赠予王勃。当他纵身跨上马背的那一刻,觉得自己就像在天际自在翱翔的鸷鸟……

他不知道的是,盛极必衰,强极则辱。当他已走至人生的峰巅时,往后留给他的只是无尽的落寞与失意。《檄英王鸡》一文风传一时,高宗看到后认为这样的文章是挑拨诸王矛盾,将其驱逐出府。王勃万料不到当时的一篇游戏之作,怎地就成为他此后沉沦下僚的导火索。

此后,王勃离开长安,南下入蜀,开始了长达3年的漫游生活。仕途受挫,诗人心情郁郁。此时期诗歌由前期的雄放刚健一变而为苍凉沉郁,诗作无论是与友酬唱送别还是描写旅途见闻、抒写乡思之感,都有一股挥之不去的凄怆落寞。

咸亨三年(672年),王勃23岁,返回长安。时礼部侍郎裴行俭、李敬玄同典选事,闻王勃文名,又数次召用,但王勃耻以文才受召,作文述志,结果触怒了裴行俭,被斥为“才名有之,爵禄盖寡”。

第二年,王勃听友人陆季友说虢州多药草,便设法做了虢州参军。却没想到这第二次仕途差点断送了他的性命。王勃恃才傲物,在虢州参军任上与同僚的关系搞得很僵。当时有官奴曹达犯了死罪,王勃不知为什么却把他藏到自己府内。后又怕此事泄露出去,遂私自杀了曹达。

但终是被发现,王勃被判死刑,锒铛入狱。

他对来狱中看望他的好友杜镜说:你踏着雷电的气息而来,而我,全身却散发着腐烂的味道。杜镜看着他寂寥而憔悴的面容,动情地说:你来写《陈情表》,我去为你击鼓鸣冤。王勃却突然笑道:我没有冤,死得其所。杜镜强忍住心中的愤懑与悲伤道:你不是常说自己还没有写出名扬天下的文章吗?

王勃并不看他,只是将目光凝视木窗外,长叹道:人间的诗篇,从来都是天籁之音,我王勃只不过是上天假借的一支笔而已。现在,上天要把这支笔收回去了。

杜镜怅然道:可大唐需要你的辞章啊!王勃轻轻摇着头:你错了,是我们需要大唐。辞章,辞章只不过是盛世的点缀,大唐需要的是凌烟阁上的名臣宿将!想我王勃,一生卖弄文采,只博求君王的垂顾,与倡优何异!徒然苟且偷生装扮弄臣,生又何趣!

或许,这时,他便已断了仕途之念了。心灰意冷。但他仍是一个诗人,有着诗人骨子里的浪漫。他要以最潇洒不羁的方式死去,于是几乎是慨然地将头放在铡刀下了。

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戏剧里才有的情节竟发生在王勃身上。一场国号改立,天下大赦。

已慨然赴死的诗人忽然不用死了,他却冥冥茫茫,不知身在何处。

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春天,王勃从龙门老家南下,前往交趾看望父亲。一路经洛阳、扬州、江宁,九月初到了洪州。

便在这里,一代才子与一座名楼猝不及防抑或命中注定的相遇,遂有了一曲千古留世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齊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第二年秋,王勃由广州渡海赴交趾,不幸遇险溺水。被救起后,心悸而卒,年仅二十六岁。

生命的长短究竟该以何衡量?是年龄吗?多少人一生碌碌。是财富吗?哪怕生前坐拥千万,死后也只化为一抔黄土。

我想,应当是记忆。是记忆让我们的文明得以延续。同样,正是记忆让王勃这个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在我们心底鲜活依旧,是我们关于一个叫王勃的人的记忆,他的恃才傲物与自矜自怜,他的雄放刚健与苍凉沉郁,他的意气飞扬与失意彷徨,他的诗,他的文,他的生,他的死……让我们在时间的天堑里找到一条与过往连接的路,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里不致遗失渡口的光亮,让我们懂得生命的长短究竟该以何衡量。

让我们感到,他的一生很短,他的一世很长。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当向日葵还会跳舞的时候

秦文君

①温暖的童年的家令我永远怀念,家里有爸妈,两个弟弟。两个弟弟一个比我小一岁,另一个比我小两岁,他们像两只顽皮的小狗,喋喋不休地发出自己的叫声,不断地闯些好玩的小祸。这是一个很民主的家庭,爸妈不算特别富有,也没有厚实的积蓄,但是他们的收入能保证一家人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我和弟弟有新衣服,有玩具,有买书的零钱,每天有牛奶和糖果,也不必为钱担心,用现在的话说,爸妈属于中产阶级。

②在我小的时候。曾经一度认为爸爸太软弱、太慈爱,他从来不发火,一辈子也没看他有过对立面,总是心平气和。但其实爸爸教育孩子有独特的方式。

③我曾经非常淘气。记得当时家里住在一楼,有门有窗,但是爸妈上班去了,我就定一个规定,不准从门进出,还把门锁死了,我和弟弟进出都是走窗户,也不是好好地爬出爬进。窗户底下用各种席子卷起来,做成地道,还有陷阱。爸爸知道后对我们“抓大放小”,说小孩都贪玩,只要我们安全,相互友爱,诚实,其他的就包容了。

④从认字起,爸爸就给我买书刊。我关注的第一本文学书是爸爸在阅读的《红岩》,当时书名上的字我还识不全,就念成了“红山石”,别人都了,而爸爸微笑着说:“她聪明,大概的意思并没有错。”后来我阅读了一些书,爸爸问我书里的情景,我都乐于叙述事件,描绘人事,从来不会串起来,也从来没有表达不清的时候,爸爸总是欣喜地倾听着,然后说:“不错。”

⑤有一阵我爱看有关公主的书。大多数的公主在书中都是善良而又高贵的,像星星,像百合花',最重要的是,公主会有人来求婚。有一次,我忽然想造一座临时宫殿,在里面扮成公主。我和同学去我家楼上的小伙伴家,在大房间中划出一块,作为宫殿的一隅,把阳台上的花一盆一盆搬进来,又把椅子列成两队,然后在床上布置楼台亭阁。又想布置个荷花池,这样才多几分雅趣。就千辛万苦搬来大木盆,放上塑胶荷叶,浇上两大桶水时,突然发现木盆漏水了,顷刻之间,水浸开来。我突发奇想,说干脆多放些水,做个龙宫内的公主。为了这宏大的目标,我们一桶一桶往里提水,可水始终积不起来。正在纳闷,就听楼下的弟弟们狂呼起来,原来,水全渗下楼去。即使这样,爸爸也只是封我为“捣蛋公主”,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还继续给我买好看的公主书。

⑥刚进小学时,我曾很抗拒学校,觉得老师太严厉了,我喜欢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所以常常从学校偷跑出来,到我家窗户下面的花园里鼓捣一些别的事,比如舀一勺蜂蜜洒在地上,聚集起几百上千只蚂蚁,然后全部圈养起来。爸爸劝我回归学校,把那些蚂蚁都放了,说那样它们高兴。他把这件事处理得轻描淡写。

⑦后来又有麻烦了,有一次我看到窗底下种的向日葵会跳舞——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它真的会摇摆。我把这个发现告诉同学时,他们不仅不相信,还说我是个爱说谎话的孩子,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向日葵跳舞。见同学都不理解我,我找不到认同感,又不愿意去学校。一天、两天不去以后第三天就更不愿意去了,决定做逃学的坏孩子。

⑧爸爸要我去学校,可我特别要面子,害怕去学校被同学嘲笑。爸爸让我一定要面对这个难关。为了鼓励我重返学校,他想了一个办法,为我准备了两种糖,一种是给不为难我的同学吃的。还有一种是给问我为什么不来上课的同学吃的。比如有同学问我:“你怎么不来上课呀?”我就给他一颗糖说:“请吃糖吧。”如果他还继续问,我就再说,“请吃糖吧”,又往对方嘴里塞一颗糖,爸爸说这个叫堵嘴的糖。这个办法很管用,我发现同学们问了几次后,就不再追问了。我用这个办法熔入班级后,变得非常珍惜失而复得的学校生活,终于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⑨爸爸这种鼓励和温和宽容的教育方式是适合孩子的,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实际上是“无所不能”的,有潜力的。这个潜力有可能是偶然的时候被激发了,或者在偶然的时候被埋没了。2007年年初,爸爸查出患了癌症且已是晚期,妈妈、弟弟和我都非常震惊。爸爸生病的时候我们经常陪他,在一起谈很多东西。我们共同回忆起非常温暖的童年时真是有喜有悲,因为我们知道爸爸不久后就要去世了,医生诊断说他还能活三个月。我们在一起回忆共同珍惜的岁月。

⑩我庆幸有个有太阳味的童年,它给了我写作的动力——爱,有父母之爱,有师生之爱,也有家人之间的爱,还有各种生活在周围的人的爱。那些温暖的事情,就如走在路上正好太阳照过来,就如坐在台阶上晒晒太阳,有爱你的人轻轻拍拍你的肩膀。温暖可能是非常细小的,这些温和的对待也许对别人来讲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来讲,就是一个依托,一个信念。

(有删节)

阅读理解

你慢点儿走

奠柏良

①黑里来黑里去,这用来形容老忠的工作,再准确不过了。

②门外映照的灯光太暗,老忠腿一蹬,人和车一下子就消失在黑夜中,剩下 几声车轮颠簸的声音。 “你慢点儿走! ”看着老忠远去, 她总会在心里默默地念上一句。 每天如此,从不间断,像是虔诚的祷告。

③天暗下去了,而远处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地亮起来了。老伴儿静静地坐在床 上, 透过那扇锈迹斑斑的铁窗,盯着路灯下看。“哐啷哐啷…… ”远处传来了车 轮颠簸的声音,不一会儿, 一个瘦硬的身影出现在灯光下, 人和车都被映上了一层暗黄。这时老伴儿才会安下心来, 继续忙活手里的针线,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④老忠每天下班都顺带着一袋子蔬菜回来, 蔬菜卖相不好,但也看得出是挑 选过的。老两ロ一块煮个面, 又是一顿。晚饭过后,老忠洗好碗筷,将屋里整理一遍,又出去埋头在那辆环卫车里。

⑤老伴儿继续在床上缝缝补补,絮絮叨叨:“哎哟,你见那辆破车的时间比 我还多。”老忠应和着:“趁现在还有点时间,收拾收拾这些瓶瓶罐罐…… ”原 来不知不觉的,这间小小的铁皮屋周边,堆积的废品,已经和人一般高了。 “也 不知道你是去扫大街还是去拾破烂,拾破烂的都没你捡得多! ”老伴儿故意提了 提气。“得了得了,有空我就拉去卖掉,这不是没空儿嘛。”他们有一白没一句地说。

⑥黑夜中,出去归来, 日复ー日。老伴儿没什么盼头,就希望老忠每天跑着出去,也能跑着回来。出门在外,有什么重得过平安两个字?这年头,路上的汽 车越来多,车速和大城市的生活节奏一样,越来越快。更何况现在快过年了,路 上的车子都急着回家, 隔三岔五就传来环卫工出事故的消息, 老伴儿怎么能不担心。

⑦这天早上,老忠还是和平时一样,天没亮就起床了。咬了一ロ白饼,灌上 一瓶热水, 穿上已经褪色的エ作服, 临出门时, 老忠回过头来轻轻说了一向:“我今天要到高速上面去工作,春运堵车,不能有垃圾。”

老伴儿的心咯噔, 像是被针扎了样, 赶紧从床上挣扎起来, 往窗外看。“你慢点儿走! ”这一次她没忍住,将这句埋藏在心里的祷告,声嘶力竭地吼了出来。

⑨“等我回来吃饭!"黑夜中传来了一声回响,很遥远但很清晰。老伴儿哭了, 原来这句话,他一直听得见。

⑩这一整天老伴儿都忐忑不安, 一边担心, 又一边安慰自己:“没事的, 慢 点儿走,慢点儿走就好了。”她果呆地望着窗外, 盯着那盏摇摇欲坠的街灯,第一次盼望着黑夜快点儿降临。

⑪街灯终于亮了, 散发出昏黄的光。可是老忠的身影却迟迟没有出现。老伴 儿慌了,要知道,这些年来,老忠都是这个点儿回家的, 从没有耽误过。老伴儿 一急,就想起身出去, 但是她忘了她已经走不了了。这一切不好的预感,让她回想起了那一次事故……

⑫那时她还是一名环卫工, 那天接到要到高速上去清理花槽里垃圾的任务, 一干就是一个下午,临近黄昏的时候一辆轿车突然失控撞向了花槽,她便成了受 害者。命是捡回来了, 可是却瘫了。沥青路上那种透心刺骨的寒,她永也忘不了。 从那以后,老忠接替了她的工作。老伴觉得危险,也劝他干点别的。 可用老忠的话说就是,这垃圾也不能没人收拾啊。

⑬屋子里一片死寂,老伴儿知道这么胡思乱想下去也不是办法,她拧开床头 的收音机,好让自己有个声音陪伴。 夜慢慢地向屋里笼罩,收音机沙沙的声音回 绕在昏暗的每一个角落里。老伴儿瘫坐在床上, 一动不动,任泪水在褶皱的脸上慢慢风干。

⑭“哐嘟哐啷…… ”一阵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老伴儿抹了抹眼睛,往窗外一看, 一个瘦硬的身影出现在灯光下,人和车都被映上了一层暗黄。

⑮老忠推开门,老伴儿像没事一样,忙活手里的针线。

⑯“怎么现在才回来?”老伴儿淡淡地说出一句。

⑰“还不是你让我慢点儿走。”老忠摆出一脸嫌弃的样子,转身准备晚饭去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