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2008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传唱于祖国的大街小巷。下列各项能够充分体现这一歌曲主题的是(    )
A、一国两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改革开放政策 D、四项基本原则
举一反三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经历了从屈辱到平等,从参与到引领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民国建立后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交替时期,废约运动取得重大成果;抗战时期主要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列强在华特权基本上被取消。但中国实际上没有取得平等独立的国际地位,直到1949年后,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庄严宣告“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的外交原则,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获得了解决,不平等条约留下的最后一点污斑被清除干净。

——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

材料二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亚非人民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独立召开的一次会议,它标志着亚非国家走上了团结、自立、共同发展的道路。但是,由于美国的唆使和破坏,一些与会国将矛头指向社会主义新中国,攻击和污蔑共产主义是“独裁”,是“新殖民主义”,企图以此在会内掀起反华逆流,制造猜疑和分裂气氛,进而使会议不欢而散。 与此同时,一些主张中立的国家和参加军事集团的国家在会议上也产生了针锋相对的争吵,导致会议陷入僵局。在这关键时刻,周恩来以其政治家、外交家的敏锐眼光和宽阔胸怀,发表了重要进话,他说:“中国代表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

——杨晋辉《论周恩来“求同存异”思想》

材料三 2013—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04万亿美元增至1.34万亿美元。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100个成员,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年均增长4.4%。2013—2020年,中国先后与138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世界提供透明、公平的发展机会。

——据新华社资料整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主席说,“周恩来,一个光荣的名字、 不朽的名字” , “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党和国家的外事工作。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 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中国 100 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我们不学他们。 我们不要被动、 怯懦, 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采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材料二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成为了各国和平相处的基础,是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被写入了联合国文件。直至今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在国家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周恩来积极推动我国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从1956年到1965年,周恩来多次出访亚非国家,足迹遍及两大洲20余国。每到一地,他都受到热烈欢迎。他与各国领导人进行深入会谈, 取得许多成果。 他的亚非之行掀起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建交的热潮, 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团结与日俱增。周恩来也善于利用每一个机会争取与西方国家的友好交往。在中法建交、 中美建交这些改变国际格局的大事件中,都有他的心血和智慧。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1976年周总理逝世,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从18个增长到 107 个,且在此期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这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周恩来总理的付出和领导。

———孙旋《新中国外交的中流砥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