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数字:

数字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

数字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五年来从16510元增长到23821元,增长44.3%。

数字三: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四年突破1300万人。

数字四: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大,五年来从47821亿元增长到72762亿元,增长52.2%。

数字五:五年脱贫6000多万人;到2020年,我国将消灭贫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名片:

名片一:中国航天  2016年,首个海滨航天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建成使用;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施22次发射;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中国人朝着建立空间站的梦想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新型火箭“胖五”首发成功,可与美俄等航天强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相媲美。将近40个航天器成功入轨,其中“墨子号”,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7年,预计执行28次宇航发射任务,次数将再创历史新高。中国航天事业用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新成就,掀起阵阵航天热潮。

名片二:中国超算  我国全自主国产处理器构建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2016年一举拿下被喻为计算机高性能应用领域的诺贝尔奖的“戈登·贝尔”奖。“神威·太湖之光”有多牛?它是世界第一台速度超过每秒10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滴答一声,10亿亿次,这是多快的运算速度?它1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72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32年。它有哪些用途?它能十几分钟完成海啸预警,30天内完成未来100年的地球气候模拟。更牛的是,我国已启动了新一代100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样机系统的研制,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预计2017年底能够研制成功。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个“神器”的到来吧!

名片三:中国高铁

中国道路

    与数百年来传统大国通过建立殖民体系、对外武力扩张实现强大截然不同,中国的发展壮大完全是通过和平方式实现,这在人类发展史上开创了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是在为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一条道路。”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彼得·诺兰说。当前,人类社会面临多重危机挑战,不确定性因素叠加,“向何处去”成为时代之问。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出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

    自信自强、上下求索的奋斗精神,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理念情怀,让中华民族日益走上富强之路,也带给世界更多的和平繁荣。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亚丁湾护航,驰援非洲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用实际行动和大国担当,守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推动多边合作和对话,为国际社会树立了榜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借鉴。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中国道路也必将为人类带来更多智慧启示,为世界带来更多切实福祉。

(1)、如果用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你将给这篇演讲稿拟写一个什么题目?
(2)、读“中国数字”,你获得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3)、读“中国名片三”的两幅图片,参照“名片一”和“名片二”的方式,用文字简明介绍一下“中国高铁”。
(4)、“中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请给“中国道路”下个定义。
举一反三
阅读《唐三彩》(马未都)回答相关问题。
        ①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大部分人会误认为唐三彩是瓷器,其实它跟瓷器无关,它就是一件典型的釉陶,也非常容易破损。
        ②唐三彩的 “三彩”,不是三种颜色,而是有多种颜色,主要色调有黄色、绿色、黑色、蓝色、赭色、白色等。(注释:①【赭色】红色、赤红色。)
        ③唐三彩都是明器,是专门为陪葬用的一种器具,也叫冥器。汉代是中国厚葬制度的一个高峰时期,尤其是西汉。东汉以后,国力逐渐衰竭,从政府到民间都开始厌恶厚葬之风,所以墓葬里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后来,唐代成为中国第二个厚葬时期,比如唐代的大墓一挖开,里面的东西成千上万。唐代为了厚葬,大量烧制俑、动物和各种器皿,所以唐三彩的品种无所不有。唐三彩也因而在中国的陶瓷领域中成为非常丰富的一个门类。
        ④一百年前的中国人,如果挖出唐三彩,一定当场砸掉,觉得不吉利。我们对唐三彩的认知,这些年才逐步加深。起初是西方人对中国的唐三彩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的一座高峰。由于西方人的重视,唐三彩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最贵的中国艺术品。1989年,一匹非常漂亮的唐三彩马在英国拍卖的成交价是374万英镑,当时折合600万美金。这个由西方人创造的中国艺术品的最高纪录,由一匹唐三彩马保持了很长时间。
       ⑤唐三彩马的出现源于唐代人非常喜欢马。唐朝之所以重视马,与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的血统有关。李世民骑术非常精湛,他把骑马狩猎视为大丈夫之乐事,认为马是甲兵之本,国之大用,相当于战车。可见,马在古代社会中,首先不是最重要的农业工具,而是最重要的军事工具,是军事力量的体现。唐三彩里有很多马非常生动,非常漂亮,都是贵族的马,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李白在著名的诗《将进酒》中写道:“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其中的“五花马”就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马。所谓“五花”,大概是指马脖子上漂亮的装饰,从中也可以看出唐代人对马的珍爱。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一篇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垃圾变水泥
        ①资料显示,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全国2/3的城市被垃圾围困,1/4的城市已经没有地方处理日渐增多的生活垃圾,更严重的是,城市生活垃圾以平均每年8%—10%的速度增长,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已不堪重负。
        ②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外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填埋法、焚烧发电法、堆肥法和综合处理法。这些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弊端较多,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垃圾焚烧产生有害气体二噁英等,以及飞灰飞渣难以处理。
        ③通过对国内外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中信重工研发出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技术,利用水泥窑将生活垃圾变成生产水泥的原料。
        ④记者在生产现场看到,一车车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直接被倒入全封闭的巨大处理间,随即被专用抓手投入到破碎机。破碎后的垃圾由板式喂料机经专用皮带传送系统送入垃圾焚烧炉,经由原水泥生产系统引入850℃以上的热风进行高温处理,生成灰渣固化物进入原水泥生产系统,经原料立磨、水泥烧成系统,最终成为水泥熟料。
        ⑤该技术具有传统的垃圾填埋和焚烧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能有效地抑制二噁英的合成与排放,飞灰与炭灰渣通过煅烧全部进入水泥熟料的晶格中,避免了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垃圾储存和输送均处于负压状态,防止了异味对空气的污染;L型垃圾焚烧炉能够调节焚烧时间,非常适合处理目前我国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还能用垃圾中的可燃物替代部分燃料,完全达到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
        ⑥中信重工的这项创新与建一条日处理500吨垃圾的垃圾焚烧厂相比,每天可节约煤48吨,为水泥厂节约矿石65吨。也就是说,像洛阳这样的城市,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城市每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珍珠与蚌

莫洛

    ① 一颗珍珠!

    ②它原来就是一粒砂,——你是知道的。一粒砂,只不过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它掉入蚌壳里;它不知道自己的棱角,自己的坚硬,可是却给蚌带来了痛苦,一一你可以想像:一片灰屑飞进你的眼睛,你会有着一种如何的感觉。——于是蚌要挤出它,或者消灭它;然而它没有被挤出,也不会消灭,它钉住在蚌壳里,永远给蚌以痛苦。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蚌以它的唇,以它的肌肉,磨它,舐它,卷动拭擦它,而且也以涎沫洗它,浸它,润滑它。大海的时间在浪涛的呼啸中过去……悠长的时间过去了,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它变成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一种永恒不变的光泽。

    ③哦,一颗珍珠完成了。

    ④一颗珍珠吗?不,它本质上是一粒砂;但它却已成为一颗不变色泽的珍珠了!

    ⑤是永恒的光泽,不变的光泽;但它却一样保有它自己的砂的土色,只不过它会闪柔和美丽的光,闪朴素而真实的光。

    ⑥但它已有永久的价值了!

    ⑦请你记取,从一粒砂到一颗珍珠的过程。

    ⑧可是你也会这样想着吧,砂,它并不是立意要变成一颗珍珠,因此它才向蚌的怀里投入,把生命的光辉求助于蚌;它在投入蚌壳之前和之后都没有想到,然而却于无意中给了它以成为珍珠的机缘了。

    ⑨你也会这样想着吧,蚌,它并非有心要制它一颗珍珠,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惊人的天才;也并非愿意和痛苦作伴,它坚执的生命却一心想排除痛苦,排除给它以不安的刺激的砂粒;然而在斗争的过程中,它却连自己也难以置信。一颗世间罕异的珍珠已由它完成了!

    ⑩采珠的人将珠取去,将蚌壳搁弃在海滩上。蚌虽死,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

    ⑪然而你会知道,世界上,砂多,珍珠是很少的;浅海中,许多蚌都因时间给它的衰老而腐烂了肉;而完成珍珠的蚌却是不多的。

    ⑫于是我想起你来了。

    ⑬我说:让你的生命的唇坚执地舐咀着痛苦,你来完成珍珠一样的人生,珍珠一样的永恒的光泽。

    ⑭……我说了珍珠和蚌,但我希望你接着能想到人、时代和生命的真实。

向志者学语文。海漄是一位励志者,执着追求阅读写作,终有所成。阅读海漄下面这篇成长经历文章,完成小题,体会他成长中学习语文的经验。

从热爱出发 (海漄 )

清晨,坐到座位上,让空调的凉意为身体和大脑都上足发条。于我而言,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十二年。这十二年里,我的人生似乎循规蹈矩,但又好像发生了很多事情。不变的,是对于科幻写作的热爱。

父母都曾是企业职工,印象中他们朝九晚五,加班不多,却依然没有太多时间陪伴我。父母虽然只有高中学历,却有着朴素而正确的认知——多看看书总是好的。于是,离家不远的书店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虽然书店里的人并不算少,但与我年龄相仿并且独自一人的孩子,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我孤独却自由,靠着单纯的热爱,在书海中流连忘返。

父母并不给我圈定阅读的范围。现在还留有记忆的作品包括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汤素兰的《阁楼精灵》……也许,我自小便表现出了对于幻想的热爱。当然,那时的我认为,自己所看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我也不知道,这其中,还有一类被归于“科幻”范畴。我更想不到,在未来,它将陪伴我很久。

如果说少年时对阅读的热爱让我获得了什么,我想应该是自由。我的阅读,看似无拘无束,却为我在一片喧嚣中支起了一座玻璃房,我在其中自得其乐。

2003年上初中时,我读到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从此之后,我正式确定自己对“科幻”的特别偏爱,成为一个“科幻迷”。每月一期的杂志完全不能满足我,我执着地搜寻着当时市场上出版的一切科幻书籍。

渐渐地,我走上了很多科幻迷都会选择的路,开始尝试写下自己的故事并投稿。一开始并不顺利。直到2011年,我的《惊情喀纳斯》,才在《今古传奇》上发表。很快我迎来了毕业,在初入社会的忙碌中,我一度放弃了写作。当时间来到2016年时,工作生活能游刃有余后,我重新捡起了写作。当我们一直热爱着什么时,就会发现,终有一天,我们能够与它再次相遇。

那座“玻璃房”还在,我必须不断用条条框框支撑它、稳定它。这些框架就是自律。于是,白天,我在现实世界中埋头工作。夜晚,我放下满身疲惫,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去,在动笔、收笔和发表时收获快乐。去年,我获得了“雨果奖”,它照亮了我有些茫然的脸。然而,强光过后,一切如故。我还是那个因为热爱、努力挤出时间写作的“业余作者”。

同样在去年,我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一个可爱孩子的父亲。在孩子一周岁时,我的第一本短篇集《海漄怪奇故事集》出版了。我曾经不无得意地想,以后要给孩子读爸爸写的故事。但是,当它真正如孩子一般诞生时,我的想法变了。未来,等孩子长大后,我可以给他些什么?也许没有富裕的物质条件,我写的作品他也可能不喜欢,但我希望,自己能毫无保留地支持他的选择,支持他的热爱,为他提供一个安心的后盾和港湾。就像父母曾为我做过的一样,我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热爱、有坚守的人。

明代徐霞客曾在游黄山时写道:“初四日,兀坐听雪溜竟日。”山下攘攘,他却独居山间,整日静听大雪融化。

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用自己热爱的方式度过此生。

(选自2024年《人民日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