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思想的自由竞放】
材料一:
【思想的实践运用】
材料二:韩非目睹了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后来,韩非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并受到重用。
材料一:《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材料二: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一:他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否认“天命”的绝对权威,提出“道法自然”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向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淳朴风气。
材料二: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他请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材料三: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小欺大,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材料四:他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图说历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