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第二次调研(期中)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l5年1月中上旬,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送到了严重污染。(雾霾,也称灰霾,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的现象。)

材料二:2016年1月24日,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在北京召开。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指出,要确保2015年重点区域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下降5%,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年均浓度下降6%。

材料三:频繁的雾露天气使人们更加关注空气质量,并在讨论PM1、PM2.5、PM11的中文名称。但正如央视微博所评论的“其实叫什么不重要,我们需要的是蓝天”。

(1)、人们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有网发评论说这充分说明了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空气污染),但同时也体现出了一种社会的进步。你认为这种进步是什么?
(2)、国家环保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PM2.5污染监测、防治工作,要确保2015年重点区域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下降,尽可能减少雾霾天气。加强PM2.5污染监测、防治工作属于哪一个文明建设?这一举措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3)、实现人们的“我们需要蓝天”期盼,其实需要国家和民间共同发力。为了提高空气质量,还人们“蓝天白云”,请你建言献策。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