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默写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作者 | 题目 | 批注 | 诗文 |
李白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诗人通过想象,赋予明月生命,借明月传达对友人的思念。 | ①{#blank#}1{#/blank#}, ②{#blank#}2{#/blank#}。 |
③{#blank#}3{#/blank#} | 《观沧海》 | 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概,展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理想。 | ④{#blank#}4{#/blank#},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王湾 | 《次北固山下》 | 运用⑤{#blank#}5{#/blank#}的修辞,表现平野开阔、波平浪静的景象,象征诗人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⑥{#blank#}6{#/blank#}。 | ⑦{#blank#}7{#/blank#},风正一帆悬。 |
马致远 | ⑧{#blank#}8{#/blank#} | 表达哀伤洋溢心间,情思悲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 ⑨{#blank#}9{#/blank#}, {#blank#}10{#/blank#}。 |
班级开展收集编辑有关古诗文名句的整理活动,请补全表格。
手法/主旨 | 对应的古诗文名句 | 出处 |
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美的句子。 | 高峰入云,① {#blank#}1{#/blank#} 。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 | ②{#blank#}2{#/blank#},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孟子《生于忧惠,死于安乐》 |
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 | ③{#blank#}3{#/blank#},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 |
运用典故,表达将士们誓死报国之心。 | ④{#blank#}4{#/blank#},⑤{#blank#}5{#/blank#}。 | 李贺《雁门太守行》 |
结合神话传说,直陈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 风休住,⑥{#blank#}6{#/blank#}! | 李清照《渔家傲》 |
对仗工整,兼有对繁华易尽的无奈与对旧识重来的欣喜。 | ⑦{#blank#}7{#/blank#},⑧{#blank#}8{#/blank#}。 | 晏殊《浣溪沙》 |
试题篮